在夜幕低垂的城市街道上,電動自行車上刺目的遠光燈成為了不少行人的困擾。記者近日深入調查發現,一些電動自行車銷售店鋪公然提供加裝超亮遠光燈的服務,而網絡購物平臺上,這類外掛遠光燈同樣銷售火爆。這些高亮度的遠光燈,無疑給行人的夜間出行安全帶來了重大隱患。
一項模擬實驗揭示了遠光燈的危害:當強烈的遠光燈迎面照射而來,行人的視線幾乎被完全遮蔽,只能模糊地辨認出周圍物體的輪廓。這種視覺干擾不僅極大地影響了行人的判斷力和反應速度,還極有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對行人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對此,交通專家明確指出,電動自行車非法加裝遠光燈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交通法規中關于燈光使用的相關規定。專家呼吁,相關部門應迅速采取行動,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市場的監管力度,嚴禁非法加裝遠光燈的行為,并對違規者施以嚴厲的處罰。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拒絕私自加裝遠光燈,共同營造一個安全的道路環境。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96.6萬家,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特別是在2025年,新增注冊的相關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10.5萬家,達到了歷史的高峰。其中,北京市、江蘇省和廣東省的電動自行車相關企業數量位列前三,分別擁有超過14.2萬家、8萬家和7.8萬家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電動自行車產業的繁榮程度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密度以及交通需求等因素密切相關。這些地區不僅電動自行車企業數量眾多,而且市場競爭也尤為激烈。
天眼查數據還顯示,約有2.48%的電動自行車相關企業涉及司法案件。這一數據反映出,在電動自行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法律問題和風險挑戰。因此,加強行業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已成為當前電動自行車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