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迎來了顯著的銷售增長。尤其是在今年5月,iPhone的銷量成功登頂中國市場榜首,同時,其在4月和5月的全球銷量也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
這一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蘋果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核心市場的強勁復蘇。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銷量的激增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蘋果采取的降價策略,以更好地迎合國家的補貼政策。
具體來看,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4月份外國品牌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從去年同期的350萬部微增至352萬部,其中蘋果的表現尤為亮眼。面對來自本土品牌的日益激烈競爭,蘋果不得不通過降價來保持其市場競爭力。例如,在5月份,中國各大電商平臺對蘋果最新款iPhone 16系列手機推出了高達2530元的折扣優惠。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部分渠道此前的降價舉措,使得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能夠享受國家的補貼政策。這一機型的價格因此降至5499元,與7999元的發售價相比,降幅達到了31%。這也是蘋果Pro系列歷史上首次進入5000元價格區間,引發了消費者的搶購熱潮,甚至出現了斷貨現象。
對于這一降價策略,網友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部分網友認為,在選擇iPhone時,性能比內存更為重要。他們表示:“進入國家補貼名單的16 Pro,即便是128GB版本也很香。如果覺得內存不夠用,自己花點錢擴容到512GB或1TB不就行了嗎?至少不用買蘋果那高價內存。”還有網友直言:“大家還是很實在的,只要價格合適,128GB根本不是問題。”
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蘋果的降價策略顯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未來,蘋果是否將繼續采取類似的降價措施來應對市場競爭,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