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深度文章,呼吁業界共同抵制“內卷式”競爭,維護產業鏈的整體利益。文章指出,汽車行業頻繁的價格戰不僅導致了新車市場累計損失接近2000億元,還嚴重沖擊了鋼鐵企業的盈利能力。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汽車產量屢創新高,2023年至2024年連續突破3000萬輛大關,然而行業的利潤率卻在逐年下滑。從2018年的7.3%降至2024年的4.3%,今年一季度更是進一步下滑至3.9%。這一趨勢與行業內頻繁的價格戰密切相關。
鋼鐵工業協會特別提到,汽車板作為鋼鐵企業的核心產品,近年來由于汽車企業不斷要求降價,已經幾乎沒有毛利可言。部分主機廠甚至要求降價幅度超過10%,遠遠超出了鋼廠的承受能力。這不僅打擊了鋼廠的供貨積極性,也對產品質量和研發投入產生了不利影響。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汽車企業利用自身供應鏈金融平臺,拖延上游供應商的貨款支付,通過企業匯票拉長賬期,將融資壓力和成本轉嫁給鋼廠。這種行為導致鋼廠資金壓力倍增,嚴重影響了其正常運營。
文章還指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對傳統汽車板供需格局和供應鏈模式帶來了巨大沖擊。部分自主品牌汽車廠通過招標采購汽車板,按照一般鋼鐵產品定價,引發了鋼廠之間的“內卷”。這種最低價中標的模式全面否定了鋼廠的研發投入和服務體系,不利于汽車板產品的持續創新和長期穩定的供貨模式。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鋼鐵工業協會提出了一系列行業建議。對于鋼鐵行業而言,要加強汽車板市場自律,推動供需動態平衡,為下游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支撐。同時,要守護高端汽車板產品,打造合理的附加值。針對個別汽車企業拖欠貨款的行為,要堅持“不給錢不發貨”的原則,堅決抵制不良行為。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要嚴格遵從公平競爭原則,把技術進步作為培育競爭優勢的核心動力。同時,要全面深化企業間交流合作,構建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產業鏈企業要樹立大局意識,尤其是頭部企業要發揮榜樣作用,帶頭反“內卷”,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
鋼鐵工業協會強調,價格戰沒有贏家,更沒有未來。鋼鐵和汽車產業應凝聚共識、苦練內功、加強自律、共破“內卷”。只有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才能推動產業鏈健康可持續發展,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
文章還提到,以日系車企為代表的全球車企與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緊密和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穩定供應。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控制了成本,還給供應商留出了一定的利潤空間,有利于汽車質量的長期穩定和新材料研發的持續迭代升級。鋼鐵工業協會呼吁業界學習這種成功經驗,共同推動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鋼鐵工業協會再次強調了共同抵制“內卷式”競爭的重要性,并呼吁鋼鐵和汽車產業以實際行動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推動產業鏈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