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報》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任正非進行了一場深入對話。在對話中,任正非不僅分享了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獨到見解,還就中國在技術革命中的優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任正非強調,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最為深遠的一次技術變革,其影響力或將超越歷史上的任何一次工業革命。當然,他也提到,未來或許還會有如核聚變這樣的能源技術革命,但人工智能的發展無疑將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可能橫跨數十年乃至數百年。
面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挑戰與機遇,任正非表現出極大的信心。他指出,中國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道路上擁有諸多優勢,無需過分擔憂芯片等硬件問題。他提到,通過采用疊加計算、集群技術等創新手段,中國完全有能力在計算性能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軟件領域,任正非預測未來將有數以千計的開源軟件涌現,以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
在談及中國制造之所以如此強大的原因時,任正非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他認為,算法并非僅僅掌握在IT專業人士手中,而是廣泛分布于電力、基建、煤炭、醫藥等各行各業的專家之中。這一觀點揭示了算法與行業知識的深度融合,以及實踐應用對于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作用。他還提到,中國制造業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上進展迅速,未來有望誕生眾多具有中國特色的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