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場聚焦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的盛會——“網絡安全大講堂”第二期培訓班順利召開。此次活動由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專業委員會精心策劃,匯聚了眾多行業精英與專家學者。
本次大講堂以“智慧守護,共鑄安全防線”為核心議題,旨在深入探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在新形勢下面臨的安全挑戰及應對策略。來自運營商、網絡安全企業、高等教育機構及科研院所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索體系化突圍的新路徑。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關基專委會主任委員孟丹在動員講話中,著重強調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對于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至關重要性。他呼吁各方力量團結一致,攜手筑牢安全防線。
關基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同樣在動員講話中指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已進入深水區,既要應對新挑戰,也要解決老問題。他提出,要實現體系融合、場景創新、智能提效和生態共建的四維變革,以推動關基安全的全面突圍。
在專家分享環節,多位行業領袖帶來了深刻的見解與前沿研究成果。中國電信集團網絡與信息安全首席專家劉紫千重新審視了運營商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中的角色,強調了其作為保護對象與防護手段提供者的雙重身份,以及如何利用自身優勢賦能各行業安全防護。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總監閆斐則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風險,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數據準備、訓練部署及應用過程中的潛在威脅,并介紹了國家標準中的相關安全要求。他同時概述了當前市場上針對大模型應用的安全產品和服務。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劉文霞從攻防博弈的視角探討了信息物理系統的脆弱性,特別指出電力系統作為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關鍵領域,其脆弱性源于控制依賴與跨域耦合。她建議通過結合集中式與分布式架構來降低風險,提升系統韌性。
奇安信集團首席架構師尹智清分享了關于關基行業實戰化安全運營體系建設的思路,他提出應從“重建設、輕運營”向“運營驅動動態防御”轉變,構建可閉環、可持續、可量化的安全運營體系。同時,博智安全副總裁鄭軼介紹了基于關基行業的網絡攻防靶場建設理念,強調了通過業務級仿真靶場量化風險、訓練跨域防御能力的重要性。
此次大講堂內容豐富,觀點前沿,與會專家圍繞標準落地、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及協同防御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為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水平的提升貢獻了寶貴智慧與方案?;顒映浞终宫F了業界共筑安全防線的決心與行動力,為構建更加安全、韌性的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