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監管總局最新發布的數據,全國范圍內適老化產品的種類與數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截至四月底,市場上適老化產品的總量已經達到了21.6萬種,相較于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有了顯著的增長。更為矚目的是,僅在今年前四個月內,新增的適老化產品種類就達到了2.87萬種,增長率高達255.2%。其中,助行類產品如拐杖、輪椅等更是增長迅猛,為老年人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然而,從地域分布上來看,適老化產品的發展并不均衡。東部地區憑借其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占據了市場的絕對優勢,占比高達94.4%。浙江、江蘇、廣東等地更是成為了適老化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這些地區的產品種類和數量都遙遙領先于其他地區。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已經突破了3.1億大關,這為適老化產品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潛力。盡管當前市場上的適老化產品種類和數量都在快速增長,但與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供給規模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意味著,適老化產品市場還有著廣闊的開發空間,未來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從事銀發經濟相關業務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36.7萬家。其中,僅在2025年截至目前,就新增注冊了約2.2萬余家相關企業。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銀發經濟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且在2024年達到了頂峰。這一趨勢表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并投入到銀發經濟領域,共同推動適老化產品市場的發展。
從區域分布上來看,山東省、廣東省、江蘇省在銀發經濟相關企業數量上位居前列。其中,山東省的相關企業數量超過了3.5萬余家,廣東省和江蘇省則分別達到了2.9萬余家和2.6萬余家。這些地區不僅擁有龐大的老年人口基數,還具備完善的產業體系和良好的市場環境,為銀發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天眼查的風險數據顯示,涉及司法案件的銀發經濟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4.47%。這一數據提醒我們,在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市場監管和風險防范,確保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適老化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銀發經濟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未來,隨著更多企業的加入和市場的不斷完善,適老化產品市場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