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弗里德,一個曾經讓數百次毒蛇咬傷成為自己生活一部分的男子,如今正站在醫學研究的聚光燈下。他的故事始于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事件給全球帶來了震驚,而次日的弗里德,卻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來面對內心的痛苦——他讓自己被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蛇咬傷。
這次并非他首次與蛇毒打交道。早在童年時期,弗里德便對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第一次被無毒的錦蛇咬傷時他嚇得哭了出來。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不僅沒有對蛇產生恐懼,反而開始主動收集蛇,并嘗試從它們身上提取毒液。2001年的那次自我咬傷,是他為了實現對蛇毒的完全免疫而進行的數百次實驗中的一次。
弗里德的方法被稱為密特里達特主義,即通過逐漸增加毒藥的劑量來產生抗毒性。這種方法極具風險,但他卻堅持不懈。從2000年到2018年,他主動讓毒蛇咬傷自己超過200次,并注射蛇毒超過650次。他的目標很明確:希望自己的身體能成為研發更好抗蛇毒血清的基礎。
盡管他的行為在許多人看來難以理解,但弗里德的堅持最終得到了科學的認可。上個月,《細胞》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他血液中的抗體能夠抵御多種蛇毒。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他們希望利用弗里德的超強免疫力開發出一種通用抗蛇毒血清,以應對全球600多種毒蛇的咬傷。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多達13.8萬人死于蛇咬傷,40萬人因蛇咬傷而截肢或致殘。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家庭的悲劇,而弗里德的研究有望為這一全球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然而,抗蛇毒血清的制作方法在過去125年里幾乎沒有變化,通常只能應對特定種類的蛇咬傷,且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
弗里德的故事引起了免疫學家雅各布·格蘭維爾的注意。格蘭維爾曾從事通用疫苗的研究,他在尋找抗蛇毒血清研究的新思路時,偶然看到了弗里德連續被蛇咬的視頻。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合作。格蘭維爾從弗里德的血液中提取了抗體,并結合了一種名為varespladib的藥物,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抗蛇毒血清。
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抗蛇毒血清為實驗中的小鼠提供了針對所測試的19種蛇類中13種的完全保護,對剩下的6種也提供了部分保護。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備受鼓舞,他們計劃在未來進行更多的試驗,以應對更多種類的蛇咬傷。
澳大利亞毒液研究單位的蒂莫西·杰克遜贊揚了這項免疫學研究,但也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已經有人工合成抗體的方法,是否還有必要讓人體參與其中。然而,格蘭維爾和他的團隊堅信,他們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有望在未來開發出一種通用抗蛇毒血清,通過類似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的裝置進行注射,以降低生產成本。
如今,弗里德已經為Centivax公司工作,他為自己在醫學史上“做出了一點小貢獻”而感到自豪。雖然他已經于2018年停止了自我注射蛇毒,以避免公司面臨法律責任問題,但他仍然對蛇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他甚至表示,希望未來能再次被蛇咬,以測試新的抗蛇毒血清的效果。
弗里德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個人傳奇,更是醫學研究的一次突破。他的堅持和勇氣,為無數因蛇咬傷而遭受痛苦的人們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