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近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召開,以“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的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眾多高層與行業精英。論壇期間,針對“內卷式競爭”、“技術安全”以及“海外增量市場”等熱點議題,展開了激烈且充滿火藥味的討論,深刻揭示了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競爭的白熱化狀態。
價格戰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蔓延,內卷現象愈發嚴重。中國貿促會汽車分會會長王俠指出,去年全國降價車型超過200款,今年前四個月已達60余款,五月更是在頭部車企的帶動下,百余款車型大幅降價。這種無底線的價格戰和盲目的技術競賽,不僅將行業利潤擠壓至4%以下的極低水平,還帶來了電池起火、自動駕駛失控等安全隱患。王俠強調,降價只是應對競爭的無奈之舉,是飲鴆止渴的手段。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以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等,均對無底線的惡性競爭表示堅決反對。尹同躍認為降價是無奈之舉,朱華榮則呼吁堅決反對無道德底線、無法律底線的競爭行為。李書福更是直言,有些企業的競爭方式令人難以啟齒。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更是怒批所謂的“卷王”行為,認為這種行為可能會破壞國家巨額財政支持產生的汽車產業良好生態。
楊學良還力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此前舉報比亞迪常壓油箱一事,稱魏建軍是正直的人、誠實的人,是行業的吹哨人。他還表示,吉利通過拆車測試得出的結論,與長城舉報的信息完全一致,并呼吁常壓油箱事件一定要有公開的結論。同時,楊學良還直接針對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的言論進行了反駁,稱比亞迪拋出“牌桌論”、“拉踩論”、“又蠢又壞論”等行為,是賊喊捉賊。
李云飛在重慶論壇圓桌討論期間,針對近期的諸多爭議現象進行了回應,他表示比亞迪不是不敢回應,而是懶得回應。比亞迪堅持扎扎實實做自己的事,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擁有近100萬名員工,其中技術員工多達12萬名,在全球車企中排名第一。去年研發投入超過540億元,過去數年的研發投入均高于全年利潤。他呼吁大家要比就比技術、拼產品,拒絕陰陽、反對拉踩。
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則顯得相對“佛系”,他認為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是一件好事,只要車企堅持技術、造車本質,與用戶深度溝通,就會越來越好。對于反內卷話題,他承認汽車行業存在“每年越來越忙、賺得越來越少”的現象,但表示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過程。
在安全問題上,王俠呼吁全行業要堅守質量與安全的法律法規底線、誠信經營的商業道德底線,以及以技術創新構筑價值的可持續發展底線。長安汽車承諾,絕對保證產品的安全、質量、服務,不以損害用戶利益的方式參與競爭。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也強調,降低安全隱患是汽車產業的永恒目標,智能電動汽車在安全上實現了從有形到無形、從單點防護到系統防護的躍遷。
隨著中國汽車國內市場內卷加劇,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認為,世界市場空間大有可為,中國汽車應向更高、更大的空間發展。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則表示,吉利決定不再建設新的汽車生產工廠,而是充分利用全球過剩產能,展開務實合作,資源重組。他強調,應以友善的姿態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為中國汽車工業走出去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認為,中國汽車出海不存在“內卷外溢”,中國車企應該扎扎實實地做好自己的產品和品牌。他建議有關部門設置出口門檻,如果國內的事情都沒做好就出口,會影響中國汽車品牌的形象。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表示,當前仍是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化的最佳時機,但中國汽車企業仍需堅持長期主義、本地主義,加強構建ESG,與全球產業鏈伙伴合作,共同推動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全球化的高質量共贏發展。
王俠最后強調,車企切勿把內卷風氣帶到海外,因為國際市場對低質、低價、短期行為的包容度很低。如果從中國市場的內卷發展成國際市場的外卷,將把寶貴的增量市場攪混為紅海市場,對行業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