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顛覆傳統認知的宇宙學理論近日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宇宙可能正在以一種極其緩慢的速度“旋轉”。這一驚人發現挑戰了我們對宇宙靜態背景的傳統理解,開啟了宇宙學研究的新篇章。
長久以來,宇宙被視作一個廣闊無垠、靜謐而神秘的舞臺,其中的星球與星系各自遵循著既定的軌道運行。然而,2025年4月,《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卻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整個宇宙或許也在以一種難以察覺的速度進行旋轉,完成一圈旋轉竟需耗時約5000億年。這一速度之慢,超乎人們的想象,相比之下,銀河系自轉一周僅需2.5億年,顯得迅速許多。
這一理論的提出,源于科學界長期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哈勃張力”。自1929年哈勃提出宇宙膨脹理論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精確測量宇宙的膨脹速度,即哈勃常數。然而,不同科研團隊采用不同方法所得出的結果卻存在約10%的偏差。這一差異雖看似不大,但在嚴謹的科學研究中卻足以令人困惑不已。
為了解開這一謎團,夏威夷大學的伊斯特萬·薩普迪及其團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新假設:宇宙本身可能正在緩慢旋轉。這一想法并非空穴來風,早在1949年,邏輯學界的大師哥德爾就曾提出過類似觀點,甚至霍金也曾對此進行過研究。然而,這一假設在過去并未受到足夠重視。如今,為了解決“哈勃張力”這一難題,科學家們決定重新審視這一假設,深入探究宇宙旋轉的可能性。
薩普迪團隊通過建立一個數學模型,設定宇宙每五千億年旋轉一圈。令人驚奇的是,這一設定竟然成功解決了長期困擾科學家們的哈勃常數偏差問題。他們的理論基于一個簡單而直觀的想法:既然宇宙中的行星、恒星、黑洞以及星系都在旋轉,那么宇宙整體為何不能旋轉呢?或許,我們一直以來都被“宇宙是靜止背景”這一思維定式所束縛,從未想過宇宙也能像舞者一樣,以優雅的姿態緩緩旋轉。
這一旋轉宇宙的模型還具有一個顯著優勢:它無需推翻現有的物理學理論,也無需重新發明一套新的物理學體系。相反,它僅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入了廣義相對論的某些元素,便能夠自洽地解釋宇宙旋轉的現象。這一模型的提出,無疑為宇宙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激發了科學家們的熱烈討論和研究興趣。
當然,這一理論也并非無懈可擊。一些科學家對其關于“宇宙均勻性”的假設表示擔憂,認為現實中的宇宙結構復雜多變,存在星系群、星系墻以及神秘的暗物質等因素,這些因素可能使得這一假設過于理想化。然而,盡管存在爭議,“宇宙在旋轉”這一理論仍然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為宇宙學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向。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或許能夠找到更多證據來支持或反駁這一理論。無論結果如何,這一大膽的假設都無疑將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熱愛探索宇宙奧秘的朋友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期待的重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