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業的風云變幻中,隆基綠能(SH:601012)近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盡管行業整體處于低迷期,隆基綠能的市值卻依然堅挺,甚至相當于晶科、天合和晶澳三家TOP4企業市值的總和,這一表現無疑令人矚目。
隆基綠能之所以能夠在這場市值較量中脫穎而出,主要得益于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BC技術的加持。據了解,隆基綠能目前擁有高達500億的貨幣資金儲備,這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同時,BC技術的引入也進一步提升了其產品的競爭力。
然而,隆基綠能的輝煌并非沒有陰影。其競爭對手TCL中環近期的困境,反而成了隆基綠能市值上漲的催化劑。若非如此,隆基綠能在硅片市場的份額恐怕會受到更大程度的蠶食。可以說,隆基綠能的一半優秀,確實是在與TCL中環的競爭中襯托出來的。
但隆基綠能的成功并非完全依靠外部因素。公司近年來在市場推廣方面的投入也頗為可觀,去年高達7.8億的業務推廣費更是將隆基綠能的品牌影響力推向了新的高度。從過去166尺寸的定義,到氫能戰略的規劃,再到神秘電池項目的暫停,以及HPBC一代溢價“四到六毛”的豪言壯語,隆基綠能在市場上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活躍度和話題性。
然而,這種活躍背后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隆基綠能在過去幾年中走過的路,既有反思也有自我陶醉。友商對其份額的蠶食,讓隆基綠能變得更加“保守”,而這種保守在資本貪婪的時代并未鑄成大錯。但與此同時,隆基綠能也錯過了一些擴張的良機。
直到2024年,隆基綠能終于開始了全面的組織變革,從裁員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員工總數從75000人大幅下降至37853人,降幅高達50%,這一舉措在光伏行業中堪稱罕見。其中,生產人員和技術人員的降幅最大,行政人員也大幅縮減。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首次公開承認HPBC一代技術的失敗。這一舉動標志著隆基綠能開始直面過去的自己,進入了改革的深水區。同時,鐘寶申也反思了公司過去存在的組織機構冗余和成本虛高問題,并表示將發動全員控制成本之旅。
隆基綠能的改變不僅僅體現在組織變革上。在戰略層面,公司也終于承認了30GW TOPCon產能暫無改造為BC的計劃。這一真相的浮出水面,意味著隆基綠能已經開始了刀刃向內的改革,狼性文化正在逐步滲透進公司的每一個角落。
回顧隆基綠能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從單晶硅片革命到一體化征程,再到如今的BC技術升級,公司始終保持著王者之風。然而,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隆基綠能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硅片環節的“霸道”導致友商紛紛崛起,硅片格局崩盤;組件市場的激烈競爭也讓隆基綠能失去了霸主地位。
但即便如此,隆基綠能依然保持著強大的行業影響力。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穩健的財務狀況讓公司在寒冬中依然能夠保持舒適。然而,連連的戰略失誤也讓隆基綠能不得不謹慎應對產能擴張和電池環節的錯判。
在BC技術的推廣上,隆基綠能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市場推廣。然而,這種推廣方式也引發了一些爭議。隆基綠能在宣傳產品時往往過分夸大自己的優勢,進而使得競品受到客觀上的貶低。這種做法不僅讓友商感到不滿,也讓一些企業不得不作出回應。
盡管隆基綠能在市場推廣上投入巨大,但其BC技術的實際表現卻并未完全達到市場預期。BC1.0技術的失敗和BC2.0技術的產能問題都讓隆基綠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同時,公司在建工程的下行趨勢和項目進度表的不明確也讓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疑慮。
面對這些挑戰和爭議,隆基綠能需要更加坦誠和自信地面對市場。在成長的道路上,公司不妨多下內功,培育新的賽道,而不是完全寄望于黑科技彎道超車。同時,隆基綠能也需要重塑過去在硅片領先時代的成本優勢,將這一優勢持續賦能到電池組件環節。
如今,隆基綠能相當于晶科、天合、晶澳的總和,甚至超過了通威和中環的總和。這表明市場仍然對隆基綠能保持有高度期待。然而,如何走好未來的每一步,不讓過去的戰略失誤重演,成為隆基綠能最大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