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備受矚目的“文學好書榜”迎來了全新改版后的首次發布,由中國出版協會文學藝術出版工作委員會傾力打造的這一權威榜單,此次以雙月榜的形式亮相,為讀者精選了當季不可錯過的文學佳作。上榜作品不僅將在京東專區獨家上線,更可通過京東APP一鍵購買,讓好書觸手可及。
本期榜單從78種入圍圖書中,經過層層篩選,最終有15部作品脫穎而出。這些書籍涵蓋了散文、小說、文學筆記、文化隨筆等多個領域,展現了文學世界的多樣性和深度。
其中,《好時光悄悄溜走》是知名作家遲子建的散文精選,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故鄉的深情厚誼與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描繪,溫暖人心。《為今天干杯》則以獨特的筆觸,展現了作者天真與經驗交織的生命哲學,引人深思。
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的最新文學筆記《超低空飛行:同時代人的寫作》,不僅剖析了汪曾祺、史鐵生等文學巨匠的作品,還坦誠分享了自己的閱讀趣味與創作心得,為讀者提供了獨特的文學視角。
文學評論家王彬彬的《廢墟與狗》則以散文化的筆觸,閑話過往,觀想社會,勾勒出一代學人的成長軌跡與思想風貌。祝勇的《國寶》則通過講述故宮文物南遷的壯闊歷史,以小見大,映射出近代中國的滄桑巨變。
李緯文的《層疊的北京:看得見的古都八百年》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北京這座城市,通過古建筑細節回溯北京的城市史,破解“城市密碼”。趙德發的《大海風》則以廣闊的海洋為背景,書寫了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北方的漁業史與航運史,展現了人海關系與時代風云的變遷。
在小說領域,羅偉章的《戲臺》聚焦家庭與個人的困境,通過戲里戲外的人生百態,展現了作家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劉慶邦的《掛在墻上的弦子》則詩意地描寫了豫東農村和礦區生活,展示了平凡人物背后的精神世界與傳統之美。
馬來西亞華人作家黎紫書的《余生》則以七十一篇微型小說,敏銳捕捉人生瞬間,窺探大千世界的背面,呈現出人們隱秘洶涌的內心。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的《烏思藏風云》則以歷史小說的形式,講述了發生在13世紀中葉的“涼州會談”,展現了僧人貢噶堅贊的歷史壯舉。
最后,鄒漢明的《穆旦傳:新生的野力》以穆旦生平為線索,通過多維度研究資料,展示了穆旦創作與歷史之間的深刻互動。而《東方微笑——走進麥積山》則聚焦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通過多維度展現其藝術瑰寶,詮釋了絲綢之路的文化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