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玩行業再迎IPO動態,52TOYS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成為繼泡泡瑪特和布魯可之后的又一家尋求資本市場青睞的潮玩公司。盡管52TOYS多次強調其不愿被簡單視為泡泡瑪特的追隨者,但兩者在業務模式、行業定位乃至上市時間點上的巧合,仍難以避免地將它們放在一起比較。
與泡泡瑪特初上市時面臨的諸多質疑不同,52TOYS在資本市場的道路上顯得更為順暢。不僅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的關注,就連看似與潮玩領域毫無交集的萬達影業也參與其中,為其融資增添了不少光彩。這一轉變,部分得益于泡泡瑪特的成功示范,其頭部IP如labubu所帶來的巨大營收,不僅證明了IP生意的增長潛力,也讓整個潮玩市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如今,潮玩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從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火爆,到《哪吒2》周邊產品的熱銷,潮玩經濟展現出了強大的消費吸引力。數據顯示,到2024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900億元人民幣,并保持14%的復合年增長率。52TOYS選擇此時上市,無疑抓住了潮玩市場與盲盒等情緒消費增長的風口,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然而,盡管備受資本市場看好,52TOYS在業績上的表現卻略顯遜色。根據招股書顯示,盡管營收持續增長,但公司連續三年處于虧損狀態,且虧損額逐年擴大。與此同時,其毛利率也低于行業內的其他主要玩家,如泡泡瑪特和布魯可。這一現狀,無疑給52TOYS的上市之路增添了一絲不確定性。
在IP生意模式下,52TOYS目前最賺錢的產品仍依賴于外部授權IP,如蠟筆小新、草莓熊等。雖然與外部知名IP合作有助于快速擴大市場份額,但這種模式也帶來了授權成本不斷上升的風險,從而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自主開發IP的能力,對于52TOYS來說似乎還有所欠缺。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52TOYS正積極探索新的增長路徑。一方面,公司押注于影視IP衍生品的開發與銷售,試圖通過挖掘優質電影IP來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衍生品。這一策略在歐美市場已證明其有效性,而在中國市場,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等動畫電影的成功,衍生品市場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然而,能否準確捕捉市場熱點,以及在與同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仍是52TOYS面臨的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52TOYS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試圖通過出海來帶動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自2017年首次進軍海外市場以來,公司已進入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泰國等東南亞市場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與泡泡瑪特等競爭對手相比,52TOYS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仍顯不足,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自有IP產品。
在競爭激烈的潮玩市場,52TOYS需要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突破口。無論是通過影視IP衍生品還是出海戰略,公司都需要在自主開發IP方面取得更多進展,以證明其長期價值和商業化潛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潮玩行業的又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