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高考日益臨近,多個省份已陸續公布高考志愿填報的時間安排。截至目前,河南、山東、江蘇等省份已明確志愿填報的具體日程。河南省的本科提前批志愿填報工作將于6月26日正式啟動,而常規批次的填報則將分階段進行,直至7月7日結束。山東省則計劃在6月29日開放提前批志愿填報系統,并創新性地于6月13日至16日提供官方的模擬演練機會,以幫助考生熟悉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部分省份的志愿填報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青海、遼寧等地采用了“專業+院校”的新模式,考生需要填寫的志愿數量大幅增加,達到了96至112個不等,這無疑增加了志愿填報的復雜性和挑戰性。
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推進,高考志愿填報咨詢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的付費規模預計將達到10.9億元,超過九成的考生表示愿意借助專業的服務機構來規劃自己的志愿填報。這一趨勢的背后,是新高考改革帶來的志愿組合復雜度大幅提升,以及家長對于信息差擔憂的加劇。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近年來志愿填報相關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近六成企業成立于過去五年之內,顯示出這一行業的蓬勃發展態勢。特別是在2021年,全年注冊了600家志愿填報相關企業,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而在2011年之前,我國志愿填報相關企業的年度注冊數量還只是個位數。
截至目前,我國存續的志愿填報相關企業已近1400家。從地域分布來看,河北省以近900家的數量遙遙領先,占據了全國相關企業總數的約65%。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山東等省份則緊隨其后,位列前五名。
然而,盡管志愿填報咨詢服務行業市場需求旺盛,但行業內部卻存在著不少問題。一些機構定價高昂,卻未能提供與價格相匹配的高質量服務。有媒體報道指出,部分機構甚至提前兩年預售名額,萬元咨詢套餐的性價比受到質疑。隨著AI技術的不斷滲透和監管政策的日益趨嚴,志愿填報咨詢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據天眼查風險數據顯示,在志愿填報相關企業中,有30余家面臨著法律訴訟,另有30余家存在經營異常的情況。這些問題無疑給考生和家長在選擇服務機構時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