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車旗下的銀河系列再次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其最新力作——銀河A7 EM-i,憑借驚人的“綜合續航超2000km”和“2L級饋電油耗”數據,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投放在競爭激烈的混動家轎市場中。作為一位長期關注汽車技術發展的評論者,我深感這場由銀河A7 EM-i引發的“技術風暴”或將重塑市場格局。
銀河A7 EM-i在設計上繼續沿用了銀河家族標志性的“光年之境”設計理念,但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性的解讀。前臉部分,貫穿式燈帶與鍍鉻飾條巧妙融合,搭配可開閉的主動進氣格柵,既提升了視覺美感,又兼顧了功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時下“無把手設計”蔚然成風,但A7 EM-i卻堅持采用了傳統的機械門把手,這一看似復古的選擇,實則體現了吉利對實用性和安全冗余的深思熟慮。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或是緊急情況下,傳統門把手的可靠性無疑更加務實。
進入車內,銀河A7 EM-i的內飾設計同樣令人眼前一亮。熟悉的銀河家族極簡科技風格,雙輻方向盤、懸浮式大屏、隱藏式貫穿出風口等元素一應俱全。然而,A7 EM-i并未陷入“大屏至上”的誤區,副儀表臺區域的物理按鍵(預計用于空調、駕駛模式等常用功能)和帶蓋板的儲物格/杯架,都彰顯了對駕駛時盲操便利性和實用性的尊重。懷擋設計更是釋放了中控地臺空間,使得無線充電板位置更加順手,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眾多追求炫酷設計的競品中顯得尤為難得。
當然,銀河A7 EM-i的最大亮點在于其搭載的雷神EM-i插混系統,該系統宣稱能實現“2000km+”的綜合續航和“2L級”的饋電油耗。其核心由BHE15-BFN 1.5L混動專用發動機、電機和電池組成,純電續航提供55km和120km(CLTC)兩種版本,足以滿足日常通勤需求。至于如何實現2000km+的綜合續航,我認為主要得益于三點:一是電池效率的提升,尤其是電池管理效率和能量密度的提高;二是系統標定優化,針對A7的轎車平臺和風阻進行了極致的優化;三是單擋DHT的成熟應用,為低油耗提供了有力支撐。
面對市場上如日中天的比亞迪秦L DM-i,銀河A7 EM-i憑借更大的尺寸優勢(軸距比秦L長了55mm,車長優勢更大),以及接近B級車的空間體驗,對家庭用戶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同時,銀河品牌在設計質感、智能化體驗等方面的口碑,也是其差異化競爭的利器。銀河A7 EM-i還與同門的星耀8形成了互補,后者定位更高更全能,而A7 EM-i則更聚焦于經濟性和續航的極致表現。
銀河A7 EM-i的出現,不僅意味著混動技術“軍備競賽”的進一步升級,更預示著家轎市場“價值重構”的到來。消費者如今可以用A級車的預算,享受到接近B級車的空間體驗和遠超傳統燃油車的能耗表現,這對合資燃油B級車無疑構成了巨大沖擊。同時,銀河A7 EM-i也彰顯了吉利銀河的“野心”,通過完善從L6(A級)-A7(B級)-星耀8(C級)的轎車布局,配合SUV產品線,銀河品牌正朝著“百萬銷量”的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