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軟在其Windows操作系統中推廣的“智能應用控制(SAC)”功能引發了廣泛關注。這項被微軟標榜為基于AI技術的新型安全防護措施,實際上是對傳統安全概念的重新包裝,還是真的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SAC作為Windows 11內置的安全功能,其設計理念與傳統殺毒軟件大相徑庭。據微軟官方介紹,SAC利用AI技術預測哪些應用程序在Windows 11環境下是安全的,從而在惡意軟件造成損害前將其攔截。這一主動防御機制,相較于傳統殺毒軟件的反應式安全機制,似乎更具前瞻性和效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AC僅在全新安裝的Windows 11系統中能按預期工作。對于通過升級方式安裝Windows 11的用戶,SAC的效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微軟在宣傳SAC時,雖然強調其作為“頂級PC殺毒解決方案”的地位,但同時也指出,SAC旨在與現有殺毒軟件協同工作,而非完全取代它們。
傳統殺毒軟件通過持續掃描文件和進程來檢測惡意軟件,這一過程往往占用較多的系統資源。相比之下,SAC的運行對系統性能的影響較小,因為它不需要進行持續的掃描。這一特點使得SAC在提升系統安全性的同時,也保持了較好的用戶體驗。
盡管SAC被微軟宣傳為一項突破性創新,但其核心理念卻與PC用戶多年前在Windows XP時代采用的一些安全措施有著相似之處。這不禁讓人思考,SAC是否只是穿上了AI外衣的舊有安全概念的再現?
無論如何,微軟強調SAC應作為殺毒軟件的補充,而非替代品。這意味著,為了獲得最全面的安全防護,用戶可能需要同時使用SAC和傳統殺毒軟件。這一建議或許能為用戶提供一個更為安全的使用環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戶的操作復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