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曹妃甸港,繁忙的港口景象映襯著一位技術領軍人物的身影——宋濤,河北港口集團曹妃甸港礦石碼頭股份有限公司調度指揮部部長及高級技師。他以卓越的創新能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引領團隊在港口作業智能化轉型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宋濤的故事,是關于“創新”的生動詮釋。自2015年曹妃甸港礦石碼頭被批準為40萬噸級碼頭以來,他敏銳地意識到提升接卸效率的重要性。面對巴卡粉流動性不佳導致的抓取難題,宋濤帶領團隊深入研究卸船機作業機制,創造性地提出“奇偶成行、隔行抓取”策略,有效提升了滿斗率,為港口作業效率帶來了顯著提升。
宋濤的創新之路并未止步于此。2020年前后,面對礦石碼頭智能化轉型的挑戰,國內尚無成功案例可循。面對物料特性復雜、作業環境多變的現狀,他毅然決定自主研發礦石碼頭堆取料機自動化系統。無數個深夜與周末,宋濤帶領團隊在作業間隙爭分奪秒地安裝、調試,最終成功攻克多項技術難題,不僅實現了自動化作業,還節約了高達1200余萬元的成本。
宋濤的創新精神,在于他敢于“無中生有”,更在于他善于“有中生新”。在卸船機自動化領域,面對作業非連續、工況非標準等難題,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歷經長時間的算法編寫與數據修正,終于找到了抓斗搖晃與運行速度的最佳配合參數,成功研發出卸船機自動化系統,再次為港口節約了大量成本。
在他的帶領下,團隊累計完成技術改造百余項,取得專利17項,每一項成果都是對港口作業效率與智能化水平的顯著提升。宋濤深知,創新永無止境,他始終將推動碼頭作業向更加專業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作為自己的目標。
在曹妃甸港的廣闊天地間,宋濤和他的團隊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港口智能化的新篇章,他們的創新故事,如同港口上空的繁星,照亮了港口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