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佘山之巔,隱藏著一座承載著中國近代天文學百年歷程的殿堂——上海天文博物館。這座由古老觀象臺改造而成的科普圣地,不僅守護著我國首臺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等珍貴文物,更以嶄新的面貌,搭建起科學與公眾之間的橋梁,讓遙不可及的宇宙奧秘變得觸手可及。
在這里,科學與教育的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上海天文博物館與佘外實驗學校攜手推出的“探索天空”項目式課程,成為了天文科普教育的典范。課程由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專業教師,如屈東昊等親自授課,采用室內講解與戶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天文的魅力。
學生們從動手制作簡易赤道式日晷開始,通過這一過程直觀理解了古人“觀天測時”的智慧。隨后,他們還在戶外操作光學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親身感受現代天文觀測技術的先進。課程內容涵蓋了天文學基礎、天文儀器、太陽系及恒星探索等多個模塊,穿插著伽利略改良望遠鏡、現代射電天文發展等科學史故事,通過互動實驗和戶外觀測,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
上海天文博物館還舉辦了《穹界·星問》星空攝影展,展現了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38幅攝影作品從上海都市的星光點點,延伸至青藏高原的璀璨銀河,其中特別呈現了西藏日喀則、吉林長白山兩大射電望遠鏡基地的星空影像。這些承載著深空探測使命的“大國重器”選址地,正是攝影師鏡頭下星空最純凈的觀測點。展覽通過藝術化的視覺表達,傳遞了科研工作者在極端環境中堅守的求真精神。
對于渴望感受科學與藝術碰撞的訪客來說,上海天文博物館無疑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漫步于百年觀象臺的穹頂之下,近距離觀賞曾觀測過哈雷彗星的青銅望遠鏡;你可以在《穹界·星問》攝影展的星辰影像前駐足,透過鏡頭凝視西藏無人區的壯麗銀河;若逢晴夜,你還有機會參與博物館的星空觀測活動,用專業設備捕捉月球環形山的細膩之美。
無論是親子家庭、學生團體,還是熱愛宇宙浪漫的都市人,都能在這里找到與星空對話的獨特方式。每一次日晷的投影校準、每一幅星云影像的解析,都在默默傳遞著科學的溫度。上海天文博物館以其百年鏡筒見證著:科學教育不僅能夠解碼億萬光年外的星光,更能照亮孩子們充滿好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