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的風云變幻中,昔日風光無限的“鍋爐大王”華西能源(002630.SZ)如今卻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5月20日晚,該公司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黎仁超被遂寧市某區監察委員會留置并立案調查,消息一出,市場嘩然。而就在當天中午,華西能源剛宣布黎仁超辭職的消息,并對其在職期間的貢獻表示感謝。
黎仁超,這位61歲的企業家,自2007年起便擔任華西能源董事長,見證并引領了公司的輝煌時期。然而,近年來,隨著主營業務的萎縮、轉型的屢屢受挫以及融資渠道的艱難,華西能源逐漸陷入了債臺高筑的境地。早在2022年,就有媒體深度剖析了華西能源的困境,指出其主業不振、轉型不順的問題。
三年時光匆匆流逝,盡管華西能源曾試圖通過回歸主業和出售資產來扭轉頹勢,并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了賬面上的扭虧為盈,但這一切不過是短暫的泡沫。隨著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非標”審計報告和內控報告的公布,華西能源的業績“變臉”真相大白,其盈利的幻象被徹底刺破。隨后,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華西”,股價更是連續遭遇10個跌停板。
黎仁超的辭職和被立案調查,無疑為華西能源的困境雪上加霜。這位曾經的企業領袖,不僅面臨著個人職業生涯的重大挫折,其過往的決策和行為也備受質疑。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黎仁超曾涉及行賄案件,為獲取自貢銀行的股權,他多次向公職人員行賄,金額高達314萬元。這一“前科”無疑為其此次被留置和立案調查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黎仁超在資本版圖擴張時期的冒進和違規操作,也為華西能源埋下了巨大的隱患。近年來,他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因巨額擔保被頻繁凍結和法拍,持股比例不斷下降。截至最新公告,黎仁超所持股份已下降至12.62%,且后續流拍的股權還將繼續被拍賣。
在黎仁超辭職后,華西能源迅速補選了黃有全為董事長、總裁。這位“臨危受命”的企業新領袖,自2007年起便在公司擔任高層管理人員,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和行業規則有著深入的了解。然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黃有全能否帶領華西能源走出困境,仍是一個未知數。
華西能源的困境不僅體現在實控人的問題上,其主營業務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自2018年以來,公司主業萎縮、訂單減少,營收逐年下降,虧損更是成為常態。盡管公司曾試圖通過轉型來尋求新的增長點,但無論是轉向工程總包還是跨界新業務,均以失敗告終。直到2021年年報開始,公司才提出“回歸主業”的戰略,但效果并不明顯。
更為嚴重的是,華西能源的財務狀況也堪憂。近年來,公司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債務壓力沉重。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公司不得不出售自貢銀行等資產來“回血”。然而,這些措施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的困境。隨著2024年年報及內控報告被出具“非標”意見,以及獨立董事對年報真實性的質疑,華西能源的信譽和投資者信心更是受到了嚴重打擊。
如今,華西能源站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新掌舵者黃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他不僅要改善公司的內控管理,還要收拾黎仁超留下的爛攤子,帶領公司走出困境。然而,這一切并不容易。在資本市場的殘酷競爭中,華西能源能否重振雄風,仍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