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電池包的維修成本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據網友透露,特斯拉的電池包由四個模組構成,單個模組的更換費用,包括工時費,大約在4萬元左右。若整車的電池包在保修期過后需要更換,預計總成本將超過16萬元。
這一高昂的維修成本讓不少特斯拉車主感到壓力山大。有特斯拉Model S車主反饋,8年前花費百萬元購車,如今車輛已經出保,換電成本竟高達22萬元,而車輛的二手車殘值僅剩16萬元。這一現實讓不少車主對新能源車的長期持有成本產生了擔憂。
數據顯示,2025年將有55萬臺特斯拉車輛脫保,這批車主或將面臨巨大的電池更換壓力。與此同時,新能源售后市場也迎來了布局熱潮。以特斯拉車型為核心的第三方專修連鎖品牌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頻繁曝光,吸引了大量關注。
例如,華勝集團推出的“華特”特斯拉專修連鎖已經在蘇州、西安等地落地,迅維、孚邦、TBA特寶奧等品牌也在加速擴張門店網絡。電池廠商也加快了售后布局的步伐,繼寧德時代之后,億緯鋰能、瑞浦蘭鈞等企業也開始招募服務站點。
然而,盡管新能源售后市場掀起布局熱潮,但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專修連鎖的發展卻遲遲未能如預期般迅速崛起。未來,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預計將有2000萬車主面臨自費維修的壓力。高昂的三電維修成本正在重塑消費者的購車和維修決策。
不少新能源車主表示,由于車險費用高昂以及車輛殘值因素,他們選擇不購買車損險。有車主分享稱,他的車輛在一次事故中受損,由于未購買車損險,維修費用讓他望而卻步。同時,也有部分新能源車主因為車輛被列為“高評分”車型而被保險公司拒保。
面對天價電池更換成本,“以修代換”逐漸成為主流選擇。第三方維修渠道因其價格優勢而受到車主的青睞。新能源出保客戶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預計2025年“脫保”電車將達到32萬輛,到2032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720萬輛。
新能源售后市場的變革氣息已經愈發濃厚。為了破解“維修貴”的產業痛點,眾多售后企業開始爭相布局。目前,新能源售后市場的入局者主要包括主機廠、電池廠商、保險公司、汽服連鎖及獨立售后企業。其中,電池廠商和獨立售后市場尤為活躍。
寧德時代作為電池廠商的代表,憑借其在市場上的巨大裝機量,正在從B端供應鏈向C端服務延伸。他們推出了“寧家服務”加盟品牌,并基于各類檢測包、權益卡為門店引入C端流量。然而,這種重資產售后模式也面臨著投入產出比、管理運營難度大的考驗。
與此同時,獨立售后市場興起的各類新能源專修企業及連鎖也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以特斯拉專修為主體的連鎖品牌大量涌現。這些專修連鎖品牌通過自研電控電路板維修系統和診斷軟件系統等技術手段,提高了維修效率和質量。
然而,三電專修連鎖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由于三電業務體量不足、專修人才匱乏、技術門檻高以及主機的三電超長質保政策等因素的制約,純三電維修連鎖始終未能形成規模。不少專家表示,三電專修連鎖的出現還需時日,傳統企業入局三電領域需謹慎。
新能源售后市場的變革正在加速推進。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解決方案出現,為新能源車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維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