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9日這一天,小米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雷軍通過官方渠道發表了一篇感言,紀念小米創立15周年的重要時刻。雷軍在感言中特別提到了小米在芯片研發領域的探索與堅持。
回溯至2014年,小米踏上了芯片研發的征途,那一年9月,名為“澎湃”的項目正式啟動。歷經三年的努力,小米在2017年推出了首款自研手機芯片“澎湃S1”,這款芯片定位中高端市場,標志著小米在芯片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小米在SoC大芯片的研發上遭遇了挑戰,不得不暫時擱置該計劃,但小米并未放棄芯片研發的夢想,而是調整方向,專注于“小芯片”的研發。
雷軍在感言中提到,小米在快充芯片、電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以及天線增強芯片等多個領域推出了多款“小芯片”,這些芯片在不同技術領域逐漸積累經驗,提升了小米的技術實力。面對外界對于小米是否繼續研發大芯片的疑問,雷軍表示,那些曾經的挫折并非“黑歷史”,而是小米成長道路上的必經之路。
雷軍透露,2021年初,小米做出了兩個重大決策:一是進軍造車領域,二是重啟“大芯片”業務,再次投入手機SoC的研發。雷軍強調,小米一直懷揣著“芯片夢”,因為對于一家致力于成為偉大硬核科技公司的企業來說,芯片是必須攻克的難關。
雷軍表示,小米在總結首次造芯經驗的基礎上,深刻認識到只有研發高端旗艦SoC,才能真正掌握先進的芯片技術,支撐小米的高端化戰略。因此,在“玄戒”項目立項之初,小米就設定了極高的目標,包括采用最先進的工藝制程、打造旗艦級別的晶體管規模,以及追求第一梯隊的性能與能效。同時,小米制定了長期持續投資的計劃,承諾至少投資十年,總投入不少于500億元,以穩健的步伐推進芯片研發。
雷軍透露,截至今年4月底,小米在“玄戒”項目上的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135億元,研發團隊規模已超過2500人,今年預計的研發投入將超過60億元。雷軍表示,這一投入規模在國內半導體設計領域名列前茅,展現了小米在芯片研發上的決心和實力。
雷軍在感言的最后部分,正式揭曉了小米在芯片研發上的最新成果——小米玄戒O1。這款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藝制程,力爭為用戶提供第一梯隊旗艦級別的使用體驗。雷軍坦言,雖然小米在芯片領域已經走過了11年的歷程,但面對同行在芯片方面的深厚積累,小米仍然只是剛剛起步。
“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核心賽道,我們將全力以赴。”雷軍懇請社會各界給予小米更多時間和耐心,支持小米在芯片研發道路上的持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