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汽車行業的年度財報陸續揭曉,而2025財年的業績預期成為了市場熱議的焦點。由于多重外部因素,包括美國關稅政策的不明朗以及匯率市場的劇烈波動,日本汽車廠商對未來一年的業績普遍持謹慎態度。
截至5月14日,日本主要汽車制造商如豐田、日產、馬自達和斯巴魯等均已發布了其年度財報。在展望2025財年時,多家公司表示難以給出明確的業績預測。馬自達與斯巴魯特別指出,由于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他們難以準確評估關稅措施對公司業績的具體影響,因此2025財年的業績預期仍處于待定狀態。日產汽車公司同樣表示,利潤預期尚未確定。
即便有少數日本汽車廠商在考慮了關稅政策的影響后給出了業績預期,但這些預期也普遍較為悲觀。這些公司表示,由于匯率變動,特別是日元可能走強,本財年的利潤預計將大幅減少。豐田汽車公司預計2025財年的凈利潤將達到3.1萬億日元,但與上一財年相比,這一數字減少了34%以上。本田公司的預期更為嚴峻,預計凈利潤將僅為2500億日元,同比減少超過70%。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日本汽車廠商紛紛采取措施以應對潛在的風險。他們正在加大本地工廠的生產力度,對部分車型進行生產轉移,并努力降低成本。然而,盡管采取了這些措施,美國的關稅政策仍然如同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日本汽車廠商的頭上,對其業績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市場分析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給日本汽車廠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關稅的調整將直接影響汽車的出口成本,進而削弱日本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匯率的波動也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如果日元持續走強,日本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售價將相對提高,這無疑會對銷量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