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OpenAI與其長期合作伙伴微軟之間的合作關系正經歷重大調整。據悉,雙方正在就一項可能涉及數十億美元的新合作協議進行深入談判,旨在為OpenAI的未來上市鋪路,同時確保微軟能夠繼續享有對前沿AI模型的優先使用權。
作為OpenAI的最大投資方,微軟已經向這家人工智能巨頭投入了超過130億美元的資金。然而,隨著OpenAI從非營利組織向營利性企業的轉型計劃不斷推進,微軟對這一轉變持謹慎態度。OpenAI目前的估值已達到驚人的2600億美元,但其轉型計劃正逐漸偏離其最初的非營利使命——開發普惠全人類的人工智能。
此次談判的焦點在于微軟在OpenAI轉型后的新實體中將獲得多少股權,以確保其巨額投資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據了解,雙方正在修訂2019年簽署的廣泛合作協議,該協議原本規定了微軟對OpenAI知識產權的使用權限以及從產品銷售中的收入分成,有效期至2030年。
據知情人士透露,微軟提出了一項新的提議,愿意放棄部分在OpenAI新營利架構中的股權,以換取在2030年協議到期后對新開發技術的使用權。這一提議對OpenAI的轉型計劃至關重要,可能將決定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OpenAI也在調整其內部結構,以更好地適應營利性企業的需求。上周,該公司放棄了之前備受爭議的剝離非營利董事會最終控制權的方案,但保留了將營利實體轉型為公益企業(PBC)的計劃。這一模式既能兼顧社會效益,又能向投資者出讓股權,已被一些競爭對手如Anthropic和xAI所采用。
然而,OpenAI與微軟之間的關系近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使得雙方的談判變得更加復雜。盡管如此,雙方依然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微軟不僅將OpenAI的技術嵌入自家軟件中,還為其提供了海量的算力資源用于訓練AI模型。
但OpenAI日益增長的雄心正與其最大金主微軟產生競爭。這家初創公司不僅向企業推出AI產品,還與軟銀、甲骨文等公司合作籌建龐大的算力基礎設施項目“星門計劃”。這種競爭態勢加劇了雙方之間的緊張關系。
一位微軟高管表示,OpenAI對微軟的態度過于傲慢,認為只要提供資金和算力就足夠了,不希望微軟過多干涉其運營。這種態度引發了微軟方面的不滿和緊張關系。
盡管如此,OpenAI方面仍表示對與微軟的談判充滿信心,并相信雙方能夠達成最終的協議。OpenAI自2015年由薩姆·奧特曼和埃隆·馬斯克等人創立以來,已經從一個非營利研究實驗室發展成為如今的行業巨頭。然而,隨著其接受外部投資并承諾未來利潤分配設上限,其非營利性質已經逐漸淡化。
近期,投資者對OpenAI的注資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不再將其視為捐贈行為。OpenAI在2024年10月和今年3月分別完成了66億美元和400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對其未來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OpenAI高管表示,轉型為傳統營利架構是高層對籌集巨額資金必要性的共識。然而,這一轉型計劃也引發了外界的質疑和批評。一些批評者認為,OpenAI正通過將利潤置于使命之上,使其根本宗旨陷入危機。甚至,與奧特曼產生分歧后離開的馬斯克也誓言要通過法律手段阻止任何公司重組。
OpenAI還必須面對監管機構的審查。其總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和注冊地特拉華州的監管機構正在對其重組計劃進行審查,以確保新方案符合其造福公眾的使命。特拉華州總檢察長表示,將審查該計劃是否遵守了特拉華州法律,確保非營利實體對營利實體保持適當的控制權。
業內人士警告稱,如果OpenAI未能將營利主體設為公益公司,將對其未來產生致命影響。這不僅會影響其后續融資和上市計劃,還會使其在與谷歌等大科技公司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