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SU7 Ultra車型陷入了一場風波,眾多預訂該車型的車主紛紛要求退車,引發了廣泛關注。
據第一財經報道,多名SU7 Ultra的準車主對車輛的高價選配部件——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提出了質疑。他們表示,該部件在宣傳時被冠以“賽車級碳纖維”、“雙風道空氣動力學設計”等名頭,聲稱能夠輔助散熱、提升下壓力、減重以及提高整車性能。然而,車主們提車后發現,這一部件的實際效果與宣傳大相徑庭。
回顧小米汽車的官方宣傳,今年2月26日,小米汽車官方在回答網友提問時明確表示,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完全復刻了SU7 Ultra原型車的設計,擁有兩個貫穿風道,能夠實現前部空氣的高效導流。雷軍在直播中也曾強調,這一部件不僅改變了外觀,內部結構也進行了改動。
3月2日,雷軍在微博上進一步宣傳稱,碳纖維前艙蓋的內部結構已經改動,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盡管6小時后他修改了表述,但仍提及了內部結構的改動。這一賣點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支付額外費用,并等待了兩個月的交付期。
然而,車主們的實際體驗卻與宣傳大相徑庭。一位博主通過實驗發現,用鼓風機對著挖孔機蓋吹風時,紙巾毫無反應。更有車主親自拆解前艙蓋,發現所謂的“雙風道高效導流”設計根本無法有效引導空氣至剎車系統,也未能產生下壓力。
面對車主們的質疑,小米汽車回應稱,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確實存在一定的導風和輔助散熱功能,但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小米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表示歉意,并提出了解決方案:對于未交付的訂單,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將碳纖維前艙蓋改回鋁制;對于已提車和在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前艙蓋的車主,贈送2萬積分以示誠意。
然而,這一解決方案并未得到車主們的認可。他們認為,2000元的積分與4.2萬元的選配費用相比,顯然微不足道。據媒體報道,已有車主建立退車群,并委托律師進行維權。還有網友附上了疑似多名小米SU7 Ultra車主的視頻聯合聲明,視頻中,幾十名車主曬出訂單截圖,明確要求小米退車。
車主們表示,無論是虛假宣傳還是表達失誤,企業都應該為此負責。他們聯合要求小米退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米SU7 Ultra于今年2月27日正式發布,定價52.99萬元。該車型被譽為“地表最快”的四門量產車,搭載了小米超級三電機系統、賽道版散熱系統、制動系統以及紐北調校底盤系統。盡管遭遇了此次風波,但小米SU7 Ultra的鎖單量已突破1萬輛,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務。
然而,這場風波無疑給小米汽車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據雷軍個人微博透露,過去一個多月是他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時期。他曾因情緒低落取消會議、暫停出差及社交媒體互動。
面對車主們的強烈訴求和輿論的廣泛關注,小米汽車將如何應對這場危機?這不僅是小米汽車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整個汽車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風波都提醒我們,企業在宣傳產品時應更加謹慎和真實,以避免給消費者帶來誤導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