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股由90歲高齡的爺爺奶奶們引領的網絡風潮席卷全網,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活力無限,歲月不老”的真諦。這些被網友們親切稱為“90后頂流”的長者們,通過短視頻平臺,向世人展示了何為高能量的自律生活。
福建的“梅英阿嬤”便是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每天清晨6點半,當大多數人還在夢鄉之中時,她已開始了忙碌的一天:澆水、做飯、腌酸菜、晾衣服、熬中藥,甚至凌晨時分仍在為第二天的主食做準備。她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攝影師的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切,而6點半,僅僅是攝影師能起床跟拍的極限。
“梅英阿嬤”的勤奮與活力,不僅讓同齡人自愧不如,更讓年輕一代深受震撼。在評論區,網友們紛紛感嘆:“果然90歲正是闖的年紀!”憑借這一系列的“高能量vlog”,“梅英阿嬤”在短短四個月內,抖音粉絲量從零突破百萬,三條視頻的點贊量更是超過百萬。
這股“銀發網紅”風潮并非個例。在此之前,徐姥姥、田姥姥、汪奶奶等老年博主的日常生活分享,也曾一度吸引無數粉絲關注。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短視頻平臺上書寫著屬于老年人的精彩篇章。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已達1.57億人,互聯網正日益滲透到老年群體之中。這些“銀發網紅”們,正是這股潮流的引領者。
他們之中,有記錄高能量自律生活的“秀日常”派,如“周大爺不服老”和“梅英阿嬤”;有追求時尚潮流的“不服老”派,如“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有傳播文化知識的“散余熱”派,如學者戴建業;有展示手工技藝的“露一手”派,如“八零徐姥姥”;還有以幽默搞笑見長的“有笑點”派,如“我是田姥姥”。這些不同類型的老年博主,共同構成了短視頻平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老年博主的粉絲群體中,年輕人占據了絕大多數。他們以調侃和自嘲的方式,表達著對“銀發網紅”們的敬佩與羨慕。在“梅英阿嬤”的視頻評論區,年輕人的留言充滿了活力與正能量:“人家90像打了雞血,我們二三十像得了雞瘟。”
“銀發網紅”之所以對年輕人產生如此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在于他們通過互動性表演與算法加持,不斷修正、補充和延展短視頻內容,形成了年輕用戶“上癮”的局面;另一方面,則在于他們通過跨代際共情,讓年輕人產生了情感寄托和投射,實現了共情傳播。
然而,隨著“銀發網紅”現象的興起,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部分老年博主在追求文化資本的同時,受到利益驅動的影響,逐漸將主導權交給了MCN機構,導致內容創作逐漸迎合經濟資本,失去了原有的初心。老年博主的個人IP屬性雖高,但持續性難以保證,生病停更等問題時有發生。
盡管如此,“銀發網紅”的崛起仍然是一場代際情感與流量經濟的合謀。他們以高能日常打破年齡刻板印象,成為年輕人的“賽博祖輩”,在算法助推下完成了一場跨代際的符號狂歡。這些老年博主們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老年人的活力與魅力,也讓我們重新審視了生命價值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