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則重要公告,針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修訂計劃,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此舉意在填補當前汽車車門把手領域技術規范的空白,特別是針對近年來日益流行的隱藏式與電動式車門把手,提出更為嚴格的安全要求。
公告指出,現行的國家標準主要聚焦于傳統機械式車門把手的耐久性、耐腐蝕性等基礎性能,但對于隱藏式、電動式車門把手的特定設計,如布局邏輯、應急標志的清晰度以及安全冗余功能等方面,并未作出明確規定。例如,在車輛遭遇斷電或碰撞等緊急情況時,電動門把手能否迅速自動彈出?隱藏式內把手是否配備有易于識別的應急開啟標識?這些問題均迫切需要統一的技術規范來解答。
工信部在項目建議書中強調,此次標準的制定工作得到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吉利汽車研究院、理想汽車等多家知名機構的積極參與,這體現了政策制定與產業實踐之間的緊密結合。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新標準的實施意味著他們需要對現有車型的車門把手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冗余機械結構、優化電子控制系統的邏輯設計等。對于一些完全依賴純電動門把手的新勢力汽車品牌來說,這可能會帶來更高的改造成本,但同時也將推動機械與電子混合式門把手設計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還明確表示,在全球范圍內,針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專項安全標準尚處于空白狀態。中國此次率先制定并推出強制性國家標準,不僅是對國內汽車市場需求的積極回應,更有望在全球汽車安全技術領域樹立新的標桿。隨著智能電動車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率不斷提高,類似的“中國標準”有望在自動駕駛、電池安全等多個領域進一步引領國際規則的制定。
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雖然目前該標準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但未來在選購汽車時,車門把手是否具備應急機械功能、應急標識是否清晰可見等安全因素,或將成為他們新的考量指標。而汽車制造商能否在追求創新的同時,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將成為下一階段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