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奢侈品消費在中國市場蔚然成風,成為眾多白領追求生活品質的象征。然而,近期全球奢侈品市場卻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兩年內流失了近五千萬客戶,這一數據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深思。
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的股價近期在歐洲股市開盤后遭遇重創,一度暴跌8%,甚至短暫失去了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的寶座,被競爭對手愛馬仕(Hermès)超越。同時,投行杰富瑞也大幅下調了LVMH的目標價,從670歐元降至510歐元。這一連串的負面消息,無疑為奢侈品市場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LVMH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銷售額出現了出人意料的下滑。國際咨詢公司貝恩的報告則進一步指出,2024年全球奢侈品客戶群首次出現萎縮,從2022年的4億人減少至2024年底的3.5億人,流失了約五千萬名客戶,占全球高端消費者總數的八分之一。同時,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也同比下降了1%-3%,市場趨勢明顯放緩。
報告還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在2024年,只有金字塔頂端的最富有消費者仍保持著對奢侈品的消費韌性,而近年來備受追捧的Z世代消費者如今卻已不再是品牌關注的焦點。多個奢侈品品牌/集團的營收也出現了下滑,包括Gucci(古馳)、Yves Saint Laurent(圣羅蘭)、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 Group)以及Kering(開云集團)等。其中,開云集團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12%,古馳和圣羅蘭的營收也分別下降了23%和9%。
奢侈品市場的這一變化并非孤立現象。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對奢侈品消費產生了深遠影響。奢侈品作為一種非生活必需品,其消費能力和欲望與世界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連。近年來,全球貿易摩擦加劇、關稅壁壘增加以及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使得跨國企業的運營成本和產品銷售價格受到影響,消費者的就業和收入也遭受重創。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削減非必要的奢侈品消費支出。
奢侈品市場還面臨著新鮮消費者群體缺失的問題。過去,歐美消費者和亞洲四小龍的高收入人群曾是奢侈品市場的主力軍。然而,隨著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放緩和消費者消費觀念的理性化,他們對奢侈品的需求開始減少。而中國作為近年來奢侈品市場的重要增長點,也面臨著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問題。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購買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效應,而是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和實用性。
奢侈品品牌的定價策略也對其市場表現產生了負面影響。在過去,奢侈品品牌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維持其高端品牌形象,并吸引消費者購買。然而,這種策略在長期卻導致了受眾群體的不斷縮小。隨著價格的持續上漲,越來越多的普通中高收入消費者被排除在購買群體之外。同時,在經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漲價策略更加加劇了消費者的流失。
更為嚴峻的是,科技消費主義的崛起對傳統奢侈品市場帶來了降維打擊。年輕一代消費者對于創新科技產品的熱情日益高漲,相較于傳統奢侈品,他們更愿意將資金投入到具有前沿技術、創新理念和全新生活方式的科技產品上。以蘋果公司為例,其每一次新品發布都能引發全球消費者的搶購熱潮。而傳統奢侈品在產品創新方面相對滯后,難以給消費者帶來像科技產品那樣的全新體驗和吸引力。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奢侈品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五千萬客戶的流失不僅是市場萎縮的直觀體現,更是舊有消費范式崩塌的信號。面對這一危機,奢侈品品牌必須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和市場環境。否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它們將難以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