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一個以其獨特設計美學聞名于世的汽車品牌,其燈光設計不僅作為設計元素,更成為了品牌標志性的存在。從經典的雙腎格柵到標志性的四目造型,寶馬的燈光設計歷經數十年演變,每一代都承載著品牌的傳統與未來愿景。
早在1962年,寶馬便以新世代車型1500的大燈設計開創了先河,將大燈與雙腎格柵首次整合,這一設計成為了寶馬決定性的特征之一。隨后的1968年,寶馬2800 CS的四圓大燈設計,雖然起初是源于美國法規的要求,但逐漸成為了品牌的標志性特征,確立了寶馬“四目造型”的顯著身份。
進入1970年代,寶馬在燈光設計上繼續創新。1972年,BMW Turbo概念車的翻蓋式大燈將空氣動力學與美學完美結合,這一設計在后來的寶馬M1和8系中得到了實現。而1975年的初代寶馬3系,則根據動力規格的不同,提供了兩個或四個圓形大燈的選擇,六缸車型更是采用了獨特的四眼造型。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寶馬的燈光設計更加注重技術創新與美學融合。1989年,寶馬8系將纖細的翻蓋式大燈與先進的投影技術相結合,確保了精確的光線分布,成為當時的重大創新。而1990年的第三代寶馬3系,則采用了置于玻璃罩后的全新標志性四圓大燈,使設計師能夠在不改變表面設計的情況下,自由選擇容納不同的燈光形狀和技術。
進入21世紀,寶馬的燈光設計更加注重表現力和科技感。2001年,寶馬5系憑借“天使眼”大燈引入了獨特的燈光特征,這一設計由鹵素光導纖維產生,后演變為采用LED技術的標志性日間行車燈,為寶馬車型帶來了更加精確、強烈的視覺表達。而2012年寶馬6系引入的自適應全LED大燈,則進一步改善了光線分布,提高了效率。
近年來,寶馬在燈光設計上不斷突破,將節省空間的LED和高性能激光技術融入其中。2014年,寶馬i8憑借激光大燈徹底改變了燈光的遠距離視野范圍,成為全球首款搭載該技術的量產車型。而2022年的寶馬7系和i7,更是將施華洛世奇水晶與創新照明技術相結合,創造了迷人的燈光特征。
寶馬在燈光設計方面的創新并未止步。2023年,寶馬啟用了適應新需求的寶馬未來光道(BMW Light Channel Next),這一最先進的研發設施用于測試和優化未來車型的前大燈和外部照明。在這里,所有的車輛照明組件都能在實車上通過模擬各種場景進行分析和改進,確保夜間駕駛時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