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納芯微)近期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這一舉動標志著這家企業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后的又一重要戰略步伐。納芯微早在2022年4月便已在科創板掛牌,股票代碼688052,當時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亦是其股東之一。
據招股書透露,納芯微在業績記錄期內,即2022年至2024年,分別派發了8090萬元的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股息分配為零。截至4月30日,納芯微的股價定格在187元,公司整體市值達到了267億元。
納芯微作為模擬芯片領域的佼佼者,專注于汽車電子、泛能源以及消費電子等多個應用領域,提供了一系列高性能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其業務范圍覆蓋了傳感器產品、信號鏈芯片以及電源管理芯片三大核心品類,這些產品構成了從感知、信號處理到系統供電及功率驅動的完整鏈路,是連接真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重要橋梁。
從財務表現來看,納芯微的營收在2022年至2024年間呈現出一定的波動。具體而言,公司2022年營收為16.7億元,2023年下滑至13.1億元,而到了2024年則回升至19.6億元。與此同時,毛利率也從2022年的48.5%逐年下降至2024年的28%。在利潤方面,納芯微在2022年實現了2.5億元的盈利,但隨后兩年則分別虧損了3.05億元和4億元。
從業務結構來看,納芯微的傳感器產品、信號鏈芯片以及電源管理芯片在2024年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4%、49.15%和35.9%。在應用領域上,汽車電子、泛能源以及消費電子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6.7%、49.8%和13.5%。這些數據反映了納芯微在多個領域的均衡布局和均衡發展。
納芯微在2024年完成了對麥歌恩的收購,這一舉措為公司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在2025年第一季度,麥歌恩為納芯微貢獻了1億元的營收。然而,盡管整體市場環境呈現積極發展態勢,納芯微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然遭遇了5134萬元的凈虧損。
在股權結構方面,納芯微的執行董事包括王升楊、盛云、王一峰和姜超尚,非執行董事為吳杰,獨立非執行董事則包括洪志良博士、陳西嬋博士、王如偉和杜琳琳女士。截至2025年3月31日,王升楊通過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動人關系,共控制了納芯微34.52%的股權,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納芯微的上市之路,無疑將為公司在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隨著汽車電子、泛能源等領域的持續發展,納芯微有望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身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