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顧中國互聯網手機發展歷程時,小米無疑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2012年,小米憑借小米手機1的發布,開創了線上直銷的新模式。
小米的創新之處在于其獨特的銷售模式:摒棄傳統中間商,實現產品從工廠直達消費者,以此大幅降低成本,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這一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特別是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小米成為了性價比的代名詞。
隨后,榮耀等其他互聯網手機品牌也相繼涌現,紛紛效仿小米的線上銷售策略,簡化銷售鏈條,提升產品競爭力。
轉眼間,小米手機已走過13個年頭。這期間,中國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電子商務更是異軍突起,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迅速崛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或許認為線上銷售已成為手機市場的主流,特別是年輕人更傾向于在線購物,避免線下店鋪的高昂成本,享受線上購物的便捷與優惠。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根據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的最新觀點,除了小米偏重線上銷售外,其他頭部手機廠商的主要銷售渠道仍為線下,線下占比高達70%。
那么,為何手機廠商依然如此依賴線下銷售呢?
資金回籠快是線下銷售的一大優勢。線下渠道商,如省代、市代等,在采購手機時通常采用現貨現結的方式,確保手機廠商能夠迅速回收資金。相比之下,線上銷售則面臨較長的回款周期,電商平臺結款的不及時性可能給手機廠商帶來資金壓力。
線下銷售還能更快地促進出貨量。手機廠商可以通過向渠道商壓貨的方式,提高出貨量,從而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同時,線下渠道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直觀的產品體驗,有助于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線上購物便捷且價格透明,但仍有大量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傾向于在線下購買手機。他們認為,線下購物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同時能夠看到并觸摸到產品,更加放心。
以小米為例,盡管其在線上銷售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近年來也在積極布局線下市場,開設了大量實體店。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小米的品牌影響力,也進一步證明了線下銷售在手機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盡管線上銷售具有諸多優勢,但線下銷售在手機市場中依然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模式或將成為手機市場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