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母嬰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團,近期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計劃在主板掛牌。自2019年BeBeBus品牌創立以來,這個專注于高端育兒產品的品牌迅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僅用了五年時間就踏上了IPO的征程。
不同集團的快速發展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關注。證監會要求其詳細說明公司股權架構的合規性,包括外匯管理、境外投資、外商投資等監管程序的履行情況,以及稅費繳納的合規性。這些要求顯示出監管機構對不同集團上市前準備工作的嚴格審查。
BeBeBus品牌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高端的定位,迅速吸引了眾多寶爸寶媽的關注。從最初的嬰兒推車、兒童安全座椅等核心產品,到如今的睡袋、枕頭、奶瓶、紙尿褲等多元化產品線,BeBeBus已經涵蓋了親子出行、睡眠、喂養和衛生護理四大場景。其嬰兒推車的零售價主要位于兩三千元的價格帶,遠高于市場上普通嬰兒車的價格。
在營銷策略上,不同集團將重點放在了小紅書平臺上,通過大量的“種草”內容,成功吸引了中產寶媽們的注意。BeBeBus的聯合創始人兼CEO沈凌曾表示,All in小紅書是品牌迅速崛起的關鍵。然而,這種高投入的營銷策略也導致了公司銷售及分銷費用的居高不下,吃掉了大部分利潤。
盡管不同集團自稱為“家庭生活產品科技公司”,并強調“科技”和“創新”,但其研發費用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卻相對較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營銷費用占比高達30%以上。這種重營銷輕研發的策略引發了一些消費者的質疑,認為BeBeBus的產品價格虛高,存在“割韭菜”的嫌疑。
在產品質量方面,BeBeBus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有消費者反映其嬰兒車存在剎車質量問題、車身晃動等問題,紙尿褲也被質疑代工廠“套殼”以及外包裝涉嫌虛假陳述。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BeBeBus在代工模式下的質量控制短板。
在市場需求方面,不同集團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隨著國內新生人口持續下降,育兒市場的潛在客戶數量減少,限制了高端育兒市場規模的擴張速度。同時,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性價比,對高端高價母嬰育兒產品的價格敏感度提高。這些因素都為不同集團未來的業績增長帶來了挑戰。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不同集團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然而,由于出海時間太短,能否真正打開海外市場還需要時間檢驗。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文化、消費習慣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這增加了運營成本和市場風險。
不同集團的上市之路充滿了挑戰和機遇。作為一個新銳消費品牌,它擁有行業經驗豐富的創始人團隊和資本的青睞,但同時也面臨著市場需求下滑、產品質量質疑和海外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上市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不同集團需要修煉好“內功”,才能在資本市場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