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的浪潮中,大模型競爭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技術底層優勢已不再是唯一的競爭焦點,而圍繞MCP協議與超級Agent生態的構建能力正逐漸成為衡量應用價值釋放的關鍵所在。
上周五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Create 2025上,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展示了其最新的戰略布局:該平臺集成了包括百度自研及第三方在內的上百個業界知名模型,提供了全面的模型定制與精調工具鏈,并推出了企業級Agent開發工具鏈,全面擁抱MCP協議。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會上指出:“模型雖多,但真正主宰未來的是應用,應用才是最終的主宰。”
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MCP協議與超級Agent的崛起正在引發一場顛覆性的生產力革命。MCP作為AI世界的“萬能接口”,打破了模型與外部工具之間的連接障礙,而超級Agent憑借其強大的自主決策和任務執行能力,借助MCP整合多元資源,將AI應用效能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大模型競爭進入白熱化的當下,競爭的重心已從AI的“智力上限”轉向了應用的“需求適配”。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正是圍繞模型服務、模型開發和應用開發,打造了一套覆蓋大模型深入企業應用全生命周期的開發平臺,旨在打通大模型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面對企業在構建應用時面臨的多元化挑戰,如垂直領域的精細化需求、功能集成與效率優化等,千帆大模型平臺提供了全鏈路能力,旨在精準錨定企業需求的同時,為企業加速并簡化復雜流程。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總裁沈抖表示:“百度智能云一直在打造一套智能基礎設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與合作伙伴的試錯成本,讓創新更加容易。”
此次,百度智能云打造的智能基礎設施實現了從算力、模型到應用的系統級能力升級,并在多個企業場景中穩定運行。在模型層,千帆大模型平臺提供了豐富的模型調用選項,集成了超過100個模型,包括百度自研的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深度思考模型X1 Turbo等,以及多個第三方語言和多模態模型。
在模型開發方面,千帆大模型平臺針對企業對模型從“通用適配”到“專屬定制”的需求,提供了全棧工具鏈,支持對各類模型的定制和精調。例如,智聯招聘在感知到通用深度思考模型難以滿足高并發場景下用戶需求后,基于千帆大模型平臺工具鏈進行了模型蒸餾,實現了性能不變而成本降低至原來的三分之一。
在應用層,千帆大模型平臺通過加速Agent生態的繁榮,推動了企業級AI協作的新范式。平臺早在2023年9月就發布了Agent框架,并在2024年9月升級為企業級Agent。今年3月,平臺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對MCP協議的全生態兼容。此次,平臺進一步升級了智能體Pro和企業級MCP服務,以滿足企業在定制Agent時的多樣化需求。
智能體Pro被比作“最強圖書管理員、資深研究員和電腦極客”,能夠自主拆解問題、推理、查找資料,并基于互聯網和企業內部數據執行全方位任務。例如,在污水寶的信息聚合平臺中,定制的Agent能夠檢索分散、區域性強的中小型項目,并精準對接工程單位和招標信息。
千帆大模型平臺還推出了企業級MCP服務,并接入了超過1000個MCP servers。開發者可以基于平臺提供的工具鏈自主開發MCP servers,并一鍵發布到千帆MCP廣場。這種低門檻、高效率的開發模式正在全面激活Agent生態的爆發。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以其一站式賦能的能力,正成為大模型價值爆發的關鍵底座,全方位滿足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需求。截至目前,千帆平臺已覆蓋超過40萬家客戶,在央企中的滲透率超過60%,精調模型超過4.5萬個,開發應用超過100萬個。這些豐富的行業落地實踐正持續反哺平臺的迭代,形成了“應用實踐、技術優化、能力升級”的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