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 | ITBEAR
2025年的五一黃金周還未到來,但旅游市場的狂歡已提前點燃。
4月16日開售的4月30日火車票呈現火爆態勢,北京至青島、上海至黃山的車次30分鐘內售罄;攜程平臺上,境內酒店搜索熱度一周暴漲100%,機票搜索量飆升80%,入境游訂單同比激增173%。
這組數據的背后,不僅是一場全民出游的狂歡,更是一場由攜程主導的“消費升級實驗”——通過全鏈路覆蓋、下沉市場深耕與創新業態融合,這家在線旅游巨頭正在重新定義假日經濟的價值邏輯。
如果說過去的黃金周是“人山人?!?,那么今年攜程的答卷則證明:
旅游可以是“聲景交融”的文化共鳴,也可以是縣域市場的“高星酒店自由”,甚至是AI技術驅動的效率革命。
01
戰略布局
攜程的五一戰略,從“住行游娛”全鏈條的億元級補貼開始。
數據顯示,攜程投入超1億元的折扣與優惠,覆蓋酒店、機票、景區及跟團游,直接點燃了用戶出行熱情。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場促銷并非簡單的“價格戰”,而是精準匹配了供需兩側的結構性變化:
長線游爆發:
在“請4休11”拼假策略帶動下,跨市住宿訂單占比突破80%,連住兩日以上的深度游用戶比例達20%。太原、伊犁等遠途城市酒店熱度增速躋身TOP5,??谟唵瘟客缺q133%。
縣域逆襲:
四線及以下城市旅游熱度同比增長25%,增速高出高線城市11個百分點。大理、景德鎮等傳統文旅城市與博爾塔拉、忻州等新興目的地形成“雙輪驅動”,縣域高星酒店消費占比甚至反超一線。
攜程對下沉市場的深耕,早在2019年便埋下伏筆。通過“660項目”落地縣域門店,攜程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小鎮廣場舞大媽和燒烤攤主——在河北勝芳鎮,90后創業者南鑫的攜程加盟店年流水達380萬元,靠村委會廣播吆喝“第二人半價”周邊游,單日就能組滿兩輛大巴。
這種“毛細血管式”的滲透,讓攜程在下沉市場既賺到了流量,更贏得了口碑。
02
創新營銷
如果說補貼是“術”,那么攜程的“道”在于用內容重塑消費場景。
今年五一,攜程推出“如歌的旅程”項目,以“一首歌激活一座城”為核心理念,聯動近200個文旅目的地,打造音樂旅行線路、直播微綜藝等融合產品。
這一創意并非空穴來風——Z世代“為情緒買單”的趨勢已不可逆,他們愿意為了一場演唱會奔赴陌生城市,形成“演出場館3公里酒店+After Party”的經濟圈。
典型案例是重慶的“鹵鵝哥”效應。網紅博主“甲亢哥”的《中國奇遇記》短視頻在海外社媒裂變傳播,帶動重慶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193%。
攜程巧妙地將這類現象級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通過目的地消費券、聯合直播等形式,讓“音樂流量”落地為真金白銀。
正如攜程旅游事業群CEO陳瑞亮所言:“內容信息本身就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要將其轉化為更準確的消費決策?!?/p>
03
技術賦能
面對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的流量擠壓,攜程選擇用技術構建護城河。
2024年,其推出旅游平臺3.0戰略,核心是通過AI降低商戶成本、提升用戶體驗:
AI降本增效:
商家商品信息錄入時長減少10%,營銷內容生產從30分鐘縮短至3分鐘,客服自助解決率達60%。
中小商家綁定:
平臺73%的租車商家為車輛數小于30臺的小微企業,攜程通過超億元資源投入(如技術培訓、費用減免),幫助其訂單量增長24%。

這一戰略直接激活了生態活力。例如,在碎片化旅游趨勢下,攜程將團隊游拆分為“跟團游”與“獨立出行”,并孵化司導平臺,用AI監控服務質量。結果?私家團與定制游業務迅速增長。
對中小商家而言,攜程不僅是流量入口,更是數字化轉型的“教練”。
總結
黃金周的“攜程”
五一黃金周的攜程,交出了一份“既有溫度又有技術含量”的答卷:它用億元補貼激活需求,用音樂和短視頻黏住用戶,用AI賦能中小商家,最終在下沉市場與高端業態間找到平衡點。
數據是最誠實的見證者:173%的入境游增長,背后是“即買即退”退稅政策與網紅經濟的合力;
25%的縣域消費升級,印證了小鎮青年不再滿足于“便宜貨”,而是追求“品質感”;
超200個目的地的音樂聯動,則讓文旅產業從“風景販賣”升級為“情感連接”。
攜程的故事告訴我們,旅游經濟的未來絕非“流量內卷”,而是生態競爭——誰能用技術提升效率、用內容創造共鳴、用普惠激活潛力,誰就能在“詩與遠方”的賽道中持續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