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現出了出人意料的活力,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數據,該季度出貨量達到了6320萬臺,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9%,這一成績不僅遠超市場預期,還強有力地反駁了“PC時代已終結”的觀點。
此次市場回暖的背后,隱藏著行業內部深刻的結構性變化。企業用戶的換機潮與混合辦公模式的普及,成為了推動增長的兩股強大力量。隨著疫情后的第四個年頭到來,大量企業的老舊設備進入了更新換代的周期,同時,遠程協作成為常態,促使機構紛紛升級硬件配置,以滿足更高效的工作需求。PC產業因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市場份額方面,聯想以24.1%的占比穩居榜首,其同比增速更是達到了10.8%,在前三大廠商中表現最為亮眼。與此同時,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悄然改變PC產品的面貌。搭載了本地化大模型的“AI PC”已成為市場的新寵,這類產品憑借實時語音翻譯、智能文檔處理等先進功能,成功吸引了高端用戶的關注,推動了市場的進一步增長。IDC的分析師指出,PC已不再僅僅是一種硬件工具,而是正在向智能生產力平臺的方向進化。
然而,在全球PC市場格局日益固化的背景下,也隱藏著一些隱憂。目前,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和華碩五家企業占據了全球74.4%的市場份額,其中美國品牌占據了三席,中國大陸僅有聯想一家入圍。這種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使得中小廠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
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新興品牌雖然在國內市場表現不俗,但在全球市場上仍未能撼動戴爾、惠普等老牌巨頭的地位。要想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中國廠商需要克服兩大難題:一是提升供應鏈的成本控制能力,二是加強全球渠道網絡的建設。這兩項能力正是聯想在過去二十年中逐步構建起來的競爭優勢。
盡管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在消費端市場持續擠壓PC的生存空間,但在生產力場景中,PC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行業的量化交易系統、設計領域的3D建模軟件以及科研機構的數據分析平臺等高端應用,仍然依賴于PC的高性能算力。
面對這一趨勢,國產PC廠商需要更加積極地尋找突圍路徑,特別是在海外市場方面。隨著AI技術的興起,PC設備正在從通用工具向場景化解決方案轉變,這將為市場帶來更多的變革機會。國產廠商需要在這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不能輕易將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在全球PC市場中,中國廠商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排名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為PC產業的未來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