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近日公布了其2025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務業績及全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在該季度實現了顯著增長。據財報顯示,第四財季英偉達營收高達393.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78%;凈利潤也達到了220.66億美元,同比上升72%。整個2025財年,英偉達營收總額更是突破了1300億美元大關,達到130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凈利潤則同比增長了145%,達到728.80億美元。
然而,盡管整體業績亮眼,英偉達在第四財季的毛利率卻略有下滑,降至73%,相較于上一季度的74.6%和去年同期的76%,顯示出一定的成本壓力。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財報發布后表示,市場對Blackwell芯片的需求遠遠超出了預期。他指出,推理AI的發展為AI領域帶來了新的擴展法則,即通過增加訓練的計算能力來提升模型的智能程度,而長時間思考的額外算力則能進一步提升答案的質量。得益于Blackwell AI超級計算機的大規模生產,英偉達在首個季度就實現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克萊特·克雷斯透露,公司在2025財年第四季度交付了價值110億美元的Blackwell芯片,這是英偉達歷史上新產品營收拉升速度最快的一次。Blackwell主要面向大型云服務提供商,占據了該季度數據中心收入的約50%。
近期,中國AI初創公司DeepSeek發布的開源AI模型R1引起了全球關注。據悉,DeepSeek僅以極低的訓練成本就訓練出了與ChatGPT表現相當的頂尖模型,這一消息一度導致英偉達股價單日暴跌17%。然而,黃仁勛在近日的一檔采訪節目中表示,他對DeepSeek的R1模型感到“興奮不已”,并認為市場對R1的反應存在誤解。他指出,R1的發布實際上對AI市場是有利的,能夠加速AI的普及,市場仍然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
黃仁勛進一步強調,雖然DeepSeek在AI模型的預訓練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后訓練環節仍然至關重要,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同時,推理本身是計算密集型任務,對計算資源的需求同樣不可忽視。
英偉達已經為Blackwell引入了DeepSeek的R1模型進行優化。據英偉達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在新模型的加持下,B200實現了高達21088 token每秒的推理吞吐量,相較于之前的H100模型,推理速度提升了25倍,而每個token的成本則降低了20倍。這一成果進一步彰顯了英偉達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技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