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準性能測試領域的權威軟件PassMark公布了一項令人意外的數據:2025年,PC CPU的性能竟然出現了自2004年以來的首次下滑現象。這一結果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根據PassMark提供的數據,2024年桌面CPU的平均測試成績為26436分,而到了2025年,這一數據下降至26311分,降幅雖小,卻不容忽視,達到了0.5%。相比之下,筆記本CPU的性能下滑更為明顯,從上一年的14632分降到了14130分,降幅高達3.4%。
PassMark對這一結果同樣表示了困惑,并指出,這一現象可能源于多種因素。有觀點認為,從Windows 10升級到Windows 11可能導致了系統性能的下降,或是新系統中預裝了更多可能影響性能的軟件。盡管微軟方面一直強調Windows 11相較于Windows 10在速度上的優勢,并引用了多項付費研究作為支撐,但從實際測試數據來看,Windows 11并未展現出明顯的性能提升,無論是在升級還是全新安裝的情況下,Windows 10在某些方面甚至更為出色。
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在于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變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多數用戶對于當前PC的性能水平已經感到滿意,因此在購買新電腦時,更傾向于選擇價格更為實惠的機型。這一趨勢在筆記本和臺式機市場均有所體現。PassMark的測試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6到16核心的處理器數量在減少,而2到4核心的處理器數量則在增加。同時,在內存方面,與16GB或32GB的系統相比,8GB系統的數量也有所上升。
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性能需求的理性回歸,也提醒了PC制造商和操作系統開發者,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如何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將成為未來PC市場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