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海康威視,被譽為“安防一哥”的企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風暴。盡管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佳,增收不增利,且市場前景看似黯淡,但公司的一系列調整舉措卻在業界掀起了波瀾。
據報道,海康威視正進行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本的32個研發區域縮減至12個,預計涉及上千名員工。公司對此回應稱,此舉并非裁員,而是經營策略的調整,旨在優化總部及重點銷售城市的研發力量。
市場的平靜反應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地方債務問題的有效化解,為海康威視提供了一定的緩沖空間。然而,對于此次調整,投資者們的看法卻頗為樂觀。他們認為,此次“瘦身”行動不僅有助于降本增效,還能激發員工的競爭力,打破市場對海康不裁員的固有認知,展現其求變的決心。
海康威視的管理層換血也凸顯了其對成本控制的決心。新任董事長胡揚忠和總經理徐鵬的上任,標志著公司管理層向年輕化的轉型。這一變動被視為優化總部及重點銷售城市研發力量的重要推手。然而,深入分析發現,被裁撤的研發區域主要承擔的是非核心產品的研發任務,這些區域研發中心更多是為了快速響應客戶定制化需求而設立的。
隨著安防行業觸及天花板,海康威視的業績增長也面臨挑戰。財報顯示,盡管EBG和SMBG業務群有所增長,但PBG業務卻出現了接近兩位數的下滑。研發費用的持續攀升與營收的下降形成了鮮明對比,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盈利壓力。
在安防市場飽和的背景下,海康威視將目光投向了創新業務和海外市場。然而,這些新業務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創新業務雖然增速較快,但基數較小,市占率難以樂觀。而出海業務則受限于“實體清單”的影響,盡管新興市場呈現出增長潛力,但渠道建設和市場滲透仍需大量時間和資金投入。
總體來看,海康威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管理層的快速反應和公司的競爭力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然而,無論是創新業務還是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都需要大量的現金支持。海康威視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其未來的每一步都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