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算機世界》網絡版刊文稱,蘋果CEO本周推出的未配置傳統硬盤的超薄MacBook Air筆記本或預示傳統硬盤終結。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當時表示,該款筆記本將代表“筆記本的未來”,數位業界觀察人士同意這一觀點。下面是文章主要內容:
NAND閃存最早用于MP3播放器,隨著價格進一步下滑,這種固態硬盤將蠶食消費者傳統硬盤市場份額。傳統硬盤未來數年內仍將用于企業數據中心服務器和存儲系統,固態硬盤還沒有影響到高端數據中心存儲產品。分析師指出,NAND閃存將最終進入消費電子產品主板中,解決計算機處理器與大容量存儲設備之間的瓶頸問題。
蘋果新款配置固態硬盤的MacBook Air預示著新的價格賣點,將蠶食蘋果現有MacBook筆記本銷售。新款MacBook Air厚度由原來的0.68英寸縮小至0.11英寸,重量僅2.9磅。使用固態硬盤是MacBook Air超薄、超輕、低能耗和耐用性的關鍵,其容量在64GB-256GB之間。相比之下,配置250GB傳統硬盤的MacBook重量為4.7磅。
本周,蘋果下調Air售價至999美元。市場研究公司In-Stat首席技術官吉姆·麥格雷戈(Jim McGregor)說:“閃存需要遵循成本效益,我們將向這一目標努力。”麥格雷戈指出,與消費者傳統硬盤價格相比,固態硬盤價格過高,64GB容量的固態硬盤售價約100美元左右。對大多數用戶而言,64GB容量已足夠使用。隨著垂直記錄等技術的出現,硬盤密度和容量在過去數年內迅猛發展。但消費者開始通過互聯網分享更多數據并通過云計算存儲數據,而不再是通過移動設備存儲數據,因此將不再需要大容量硬盤的筆記本。
麥格雷戈說:“即使我們常聽到內容將呈指數級增長,但大多內容并不存儲在硬盤上。因此使用固態硬盤將意義重大,尤其是在移動PC上。即使象蘋果的新款Apple TV數字家庭產品也由使用傳統硬盤轉向流技術。其它所有產品也都朝這一趨勢發展——用戶無需存儲信息,只需訪問并暫存信息。這是過去數年內云計算引發的重大轉變。”
NAND閃存價格將大幅下滑
預計NAND閃存價格將在短期內進一步下滑。市場研究公司Objective-Analysis分析師吉姆·漢迪(Jim Handy)指出,NAND閃存價格供大于求時會顯著下滑,供大于求總是伴隨制造商提高產量、增加資本投資出現。
漢迪今年初指出,東芝開始建立新NAND閃存芯片制造工廠。該工廠是東芝與SanDisk的合資工廠,開足馬力后,該工廠NAND晶圓月產量約21萬片。NAND閃存售價平均每年下滑40%。目前1GB固態硬盤售價約1.20美元。
由于去年下半年制造商開始投資,漢迪預計2011年下半年將出現大量閃存供過于求的局面。他說:“明年這個時候,1GB固態硬盤售價將接近50美分,但這一價位仍遠高于傳統硬盤價格,預計那時1GB傳統硬盤售價不足5美分。”
鑒于傳統硬盤與固態硬盤價格持續存在差異,漢迪認為廠商必須采取措施幫助消費者轉換對存儲的思維方式。漢迪指出,目前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計算機時會考慮三個方面:處理器速度、內存容量和硬盤容量。處理器廠商英特爾和AMD成功展開營銷活動,將消費者對處理器兆赫的注意力轉移到處理器名稱和內核數量上。
固態硬盤廠商三星和SanDisk也采取類似措施,將用戶注意力由容量轉移至性能、耐用性和能耗上。漢迪說:“三星和SanDisk都失敗了,他們沒有史蒂夫·喬布斯的影響力,喬布斯能夠預見市場走向。”
拉動數據中心
市場研究機構ThinkEquity LLC主管、高級研究分析師拉杰什·格海(Rajesh Ghai)說,固態硬盤數據庫市場規模只有3億美元,遠低于傳統硬盤2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他強調,明年數據中心固態硬盤市場有望翻番。
格海預測,更多企業將轉向分層存儲架構,固態硬盤處于頂層,其次是SCSI硬盤和SATA硬盤。隨著固態硬盤價格持續下滑,更多企業會青睞固態硬盤,替代高端傳統硬盤。他說:“未來2-5年內,我們將看到固態硬盤占上風,SATA硬盤被固態硬盤超越。希捷、西部數據、日立、三星和東芝的部分傳統硬盤市場份額將遭固態硬盤蠶食。”
漢迪同意格海的預測,并預計固態硬盤將取代目前希捷主導的企業高端傳統硬盤。希捷已感受到這一影響,該公司本月發布第一財季財報,營收持平,利潤下滑17%。
希捷與競爭對手面臨的困境是,配置固態硬盤的平板電腦已蠶食傳統硬盤業務,使傳統硬盤需求降低、出現剩余。
格海說:“從長期看,固態硬盤用于企業存儲市場將重創傳統硬盤廠商,短期內面向消費者的平板電腦將對傳統硬盤廠商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