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谷歌近日發布了一則引發廣泛關注的廣告片,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向蘋果iPhone發起新一輪營銷挑戰。這支時長一分鐘的廣告創意源自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魔法壞女巫》,通過角色反轉的敘事手法,將智能手機的功能競爭演繹成一場充滿戲劇性的對話。
廣告中,紫色機身的iPhone 17 Pro被設定為劇中善良的"好女巫"Glinda,而綠色機身的Pixel Pro 10則化身特立獨行的"壞女巫"Elphaba。這個顛覆性的角色安排暗藏玄機——當傳統認知中的"反派"成為創新引領者,而"正派"卻成為追隨者時,廣告意圖傳遞的核心信息不言自明。劇情通過歌舞形式展開,描繪了iPhone角色對Pixel創新功能的"感激之情",形成強烈的戲劇反差。
谷歌重點展示了三項被其稱為"行業首創"的技術突破:首先是智能通話篩選功能,這項技術可自動識別并攔截騷擾電話;其次是照片編輯領域的"魔術橡皮擦",允許用戶輕松移除照片中不需要的元素;最后是構建具備自然對話能力的AI助手,這項技術旨在實現更人性化的人機交互。廣告暗示這些功能均由Pixel系列率先推出,隨后才被其他品牌借鑒。
這種營銷策略并非首次出現。回顧2023年,谷歌就曾推出《永遠的好手機》系列廣告,通過幽默劇情展現Pixel與iPhone從競爭到和解的過程。該系列廣告同樣聚焦功能對比,特別強調對話式AI等領域的差異化優勢。業內觀察人士指出,谷歌近年來持續采用這種"對比式"營銷手法,通過創意敘事強化自身技術領導者的形象。
廣告行業分析師認為,這種將競爭對手產品人格化的創意策略,既能吸引觀眾注意力,又能巧妙傳遞產品優勢。通過音樂劇形式的演繹,復雜的技術參數被轉化為易于理解的戲劇沖突,使營銷信息更具傳播力。值得注意的是,廣告中所有功能展示均基于實際產品特性,這種"軟對比"方式既避免了直接貶低對手,又突出了自身創新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