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消費級3D打印的舞臺上,有這樣一家中國公司,讓“創客玩具”成為智能制造的新風口,也讓“深圳智造”再次走向世界。
近日,《福布斯中國》正式發布“2025中國出海全球化30&30”榜單。深圳企業創想三維憑借在全球3D打印行業的領先地位與品牌影響力,成功入選“出海全球化領軍品牌Top30”,是榜單中唯一聚焦消費級3D打印生態的企業。
對這家創立十余年的企業而言,這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其持續深耕全球市場、引領產業出海的階段性成果。

從制造到生態,中國3D打印的出海樣本
福布斯指出,中國企業出海正在從“產品出口”轉向“生態共建”,以系統與平臺的形式嵌入全球產業鏈。創想三維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
早期的消費級3D打印行業還停留在“小眾玩家圈層”,而創想三維自成立之初就瞄準了全球用戶需求,從設備到材料,從軟件到社區,逐步構建出完整的3D創意生態體系。
如今,其產品矩陣涵蓋FFF(熔融沉積成型)、光固化3D打印機及3D掃描儀、激光雕刻機、干燥盒等協同設備。憑借卓越的設計理念與硬核性能,旗下Creality K2系列、Creality K1/K1 Max、Creality RaptorX、Sermoon D3等產品更是斬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以國際權威認可印證產品實力。

以“3D打印產業布道者”為愿景,創想三維希望以布道者的精神傳遞,讓千家萬戶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
創想三維致力于構建完整生態體系,打造“設備+耗材+配件+平臺服務”的全鏈條布局,通過創想云連接全球400萬用戶,實現從“賣產品”到“建生態”的升級。
從深圳智造到全球領軍品牌
如果說技術創新是創想三維的底色,那么“本地化”和“共創生態”則是它出海的關鍵。
創想三維在深圳、武漢、惠州布局超26.5萬平方米生產基地,同時在美國、德國等核心海外市場建立海外倉,產品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此之外,創想三維還通過教育合作、藝術合作與公益項目積極融入當地文化,構建全球品牌認同感。
在非洲助力殘障人士打印義肢;在哥倫比亞參與公共藝術裝置創作;在澳大利亞時裝節上,3D打印成為設計師展示創意的媒介…… 這種“技術+文化”的融合,也讓品牌的國際認同感不斷增強。

共贏式創新,推動3D打印普及化
創想三維的成績并非偶然。作為GEI中國獨角獸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第九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創想三維始終堅持“開源開放”的理念,在技術創新與生態共建上持續投入。
在“創想云”社區中,設計師與創客共同上傳模型、分享作品;在設備端,開放接口讓第三方開發者自由拓展功能;在供應鏈上,與上下游材料企業和教育機構協同創新……
在海外,創想三維通過YouTube、TikTok、Reddit等平臺構建的創客社群,讓品牌與全球用戶形成高頻互動。創想三維還與美國普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德國漢堡理工大學等高校及機構展開合作,共同推動3D打印教育與科研創新。
正是這種“共贏式創新”思路,讓創想三維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也推動了整個消費級3D打印產業的普及化。
被福布斯看見的中國智造力量
據福布斯中國點評,中國企業的全球化路徑正在成為制造業數字化升級的新方向。
從硬件到生態,從出海到共創,創想三維用十年時間完成了從制造者到生態領創者的跨越。
它不只是把“中國智造”送出國門,更把“創造現實,成就夢想”的理念帶向世界。
未來,創想三維將持續推動全球3D打印的普及,攜手各方合作伙伴和每一位創客,共同通過3D打印釋放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