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即將于北京時間10月31日23時44分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組成的乘組以"礪箭二十一"為名,踏上探索宇宙的征程。這個承載特殊意義的代號,與來自山東鄒平的航天員張洪章21年逐夢歷程緊密相連。
1999年,鄒平縣第一中學理科實驗班的張洪章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失之交臂。當年以2分之差未能進入理想院校的遺憾,反而成為他持續21年追逐航天夢想的動力。從山東大學到中科院,這位被老師稱為"活寶"的優等生,始終保持著陽光開朗的性格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從上大學到成為航天員,從入黨到承擔科研任務,每個重要節點都恰逢21周年。"張洪章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這個數字對他而言具有特殊意義。2004年進入山東大學深造后,他先后完成碩士、博士學業,并在中科院從事科研工作。當神舟二十一號任務選拔通知到來時,他毫不猶豫地提交了申請。
在鄒平市望京村,這個誕生過博士、教授的村莊,10月31日晚的電視屏幕前聚集著百余名村民。村志里單獨記載的"航天人"張洪章,此刻正承載著全村的期待。"我們全村都守在電視機前,這是村里的驕傲時刻。"村支書介紹,前幾年編撰村志時,特意為張洪章開辟了單獨章節。
張洪章的高中英語老師韓愛紅至今保留著學生的聯系方式。10月30日看到新聞時,她第一反應是"重名了",直到確認照片才激動不已。"他當年不僅是學霸,課間總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韓老師翻出珍藏的畢業合影,照片里的少年眼神里已透著堅定。
在同學微信群里,張洪章的回復溫暖而謙遜:"因任務保密未能提前告知,待返回后定與大家相聚。"他的姐姐張洪恩提前兩小時就守在電視前,看到弟弟出現在畫面中時,淚水奪眶而出:"這21年他走得太不容易,現在終于圓夢了。"
乘組名稱"礪箭二十一"的選定,凝聚著航天員們的共同意志。張洪章解釋道:"21年磨礪,21年堅持,這個數字見證著中國航天人的執著。"他特別提到,乘組全體成員已做好充分準備,誓言以完美表現完成這次太空任務。
當發射倒計時開始,望京村的廣場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個從齊魯大地走出的航天人,用21年時光詮釋了"礪箭"二字的真諦——既有千錘百煉的堅韌,也有一飛沖天的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