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領域再掀波瀾,OpenAI近日宣布完成對Software Applications, Inc.的收購。這家被收購的公司因開發Mac平臺AI自然語言交互工具Sky而備受關注,其產品尚未正式推向市場便已引發行業熱議。
Sky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多場景應用能力,這款懸浮式桌面助手不僅能輔助寫作、編程和日程管理,更能通過分析屏幕內容主動執行操作。這種類似AI瀏覽器的交互模式,標志著消費級AI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的重要轉變。軟件應用公司聯合創始人Ari Weinstein在聲明中強調:"借助大語言模型技術,我們終于能將個性化、強功能與直觀操作融為一體,讓AI真正成為創造力的延伸。"
值得關注的是,Sky研發團隊與蘋果公司存在深厚淵源。Weinstein與Conrad Kramer曾于2014年創立Workflow并成功出售給蘋果,該技術最終演變為現行的Shortcuts功能。兩人于2023年8月離開蘋果后創立新公司,第三位聯合創始人Kim Beverett更是擁有近十年蘋果核心產品開發經驗,曾主導Safari瀏覽器、FaceTime等多項技術的研發。
在AI競賽中暫處追趕位置的蘋果,正加速布局相關領域。據悉其計劃于2025年推出搭載AI功能的新版Siri,目前已上線寫作助手、實時翻譯等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蘋果向開發者開放Foundation Models框架,允許在本地運行AI模型,這種跨平臺技術覆蓋Mac、iPhone等全線產品。不過安全專家指出,像Sky這類能讀取屏幕并代為操作的AI系統,可能引發隱私保護方面的爭議。
財務細節顯示,Software Applications公司此前已完成650萬美元融資,投資者陣容包括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的個人投資基金、Figma創始人Dylan Field等。值得玩味的是,Altman通過投資渠道持有該公司被動股權,這種關聯或為此次收購埋下伏筆。交易由ChatGPT業務負責人Nick Turley和OpenAI應用部門CEO Fidji Simo主導,已獲董事會全票通過。
行業分析師認為,此次收購凸顯OpenAI加速技術落地的戰略意圖。通過整合具備成熟產品經驗的團隊,OpenAI不僅能獲得Mac生態的入口,更可能重塑人機交互范式。而蘋果若想推出同等水平的AI系統,除技術突破外,還需在隱私保護與功能創新間找到平衡點,這或許需要更長的研發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