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終于邁出了關鍵一步,正式推出其首款桌面級瀏覽器產品ChatGPT Atlas。這款被視為對谷歌搜索核心領域發起挑戰的新品,在發布后迅速引發市場震動——僅數小時內,Alphabet股價盤中跌幅便接近4%。這一波動折射出資本市場對AI重新定義互聯網入口的強烈預期,畢竟谷歌賴以生存的搜索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壓力。
與傳統瀏覽器不同,Atlas的革新始于底層邏輯的重構。基于Chromium內核的技術基礎,確保了網頁渲染、安全防護等基礎功能的成熟度,但OpenAI選擇在體驗層進行徹底革新。主導開發的Ben Goodger曾是Chrome與Firefox的核心工程師,此次他帶領團隊注入了三大核心功能:隨行聊天、瀏覽器記憶與代理模式。這些功能共同指向一個目標——將瀏覽器從信息檢索工具升級為智能任務助手。
隨行聊天功能打破了傳統交互的時空限制。用戶在瀏覽網頁、編輯文檔或處理郵件時,無需切換窗口即可隨時喚醒AI助手。更精準的“光標聊天”則能自動識別輸入場景,例如在郵件中選中生硬措辭后,AI會主動彈出潤色建議,點擊即可完成文本替換。這種無縫銜接的體驗,得益于瀏覽器記憶功能對用戶習慣的深度學習——從寫作風格到常用鏈接,AI會持續優化交互建議,同時允許用戶隨時管理隱私數據。
搜索功能的變革同樣顯著。Atlas的搜索框不僅能理解自然語言問題,還會優先生成簡潔答案,再呈現結構化網頁結果。搜索界面被劃分為文本、圖片、視頻、新聞四類,用戶可在一個頁面完成多維信息探索。例如搜索“AI設計工具”時,系統會同步展示相關文章、產品圖片、評測視頻及新聞報道。更關鍵的是,AI能結合用戶瀏覽歷史提供個性化推薦,形成“瀏覽式理解”的新范式。
代理模式(Agent Mode)的推出,標志著瀏覽器角色從工具向智能體的轉變。該模式支持AI自動完成預訂餐廳、機票,編輯在線文檔等復雜任務。測試場景顯示,當用戶輸入“在亞馬遜購買無人機”時,AI會自主完成搜索、參數對比、生成推薦摘要等流程,最終提供購買鏈接。但在關鍵決策節點,如加入購物車或結賬時,系統會暫停并請求用戶確認,確保操作安全可控。這種“半自動化”設計,既提升了效率又保留了用戶控制權。
目前,Atlas已登陸macOS平臺,基礎版對所有用戶開放,代理模式則初期僅限Plus與Pro付費用戶。Windows、iOS及Android版本正在開發中。用戶登錄OpenAI賬號后,可無縫同步Chrome的書簽、密碼等數據,實現瀏覽環境的快速遷移。主屏幕的智能編輯區支持直接提問或發起任務,成為交互的核心入口。
這款產品的經濟影響可能遠超技術層面。傳統搜索廣告模式依賴點擊率與關鍵詞定價,而Atlas開創的“任務經濟”則聚焦于交易閉環。當AI協助用戶完成預訂、購買等行為時,系統可通過API對接抽取傭金,或通過訂閱服務實現變現。這種轉變直接沖擊谷歌的廣告根基——StatCounter數據顯示,2025年9月谷歌在全球桌面端市場份額已降至82%,美國市場更跌至85.3%。
用戶行為的變化同樣值得關注。Evercore ISI調查顯示,將ChatGPT視為首選搜索工具的受訪者比例,從2024年6月的1%躍升至年底的5%。這種趨勢表明,AI正從輔助工具升級為信息檢索的起點。當瀏覽器能直接完成任務而非僅提供鏈接時,廣告的曝光價值將被稀釋,但平臺的單位用戶收益可能因交易傭金與訂閱服務而提升。
這場變革的本質,是互聯網入口從“信息經濟”向“任務經濟”的遷移。搜索引擎的競爭壁壘不再局限于索引規模,而是能否構建“指令-執行”的閉環體驗。Atlas的出現,不僅動搖了谷歌的搜索護城河,更可能重塑整個互聯網的價值分配鏈條——從廣告曝光到任務完成,從信息檢索到行為閉環,一場關于入口控制權的爭奪戰已然打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