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濰柴雷沃智慧農業AI大模型正式亮相,標志著我國農業智能化進程邁入全新階段。該模型聚焦“智能農機+智慧農業”雙場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農業生產全鏈條的智慧化升級,為傳統農業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作為行業首個雙場景融合的大模型,其研發基于千萬級農業數據積累,涵蓋農機作業軌跡、土壤墑情監測、衛星遙感影像等多維度信息。通過“云端協同”架構,該模型不僅為農機裝備賦予“智慧大腦”,實現路徑規劃、自動避障、故障預警等核心功能,還能輸出科學種植方案與農事決策建議,推動農業生產向精準化、高效化轉型。
與傳統農業管理平臺相比,該模型以數據為驅動,構建了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全流程智能決策閉環。依托雷沃智慧農業云,打造了數據、模型、場景、用戶四環聯動的AI管理平臺,提供智能診斷、設備健康監測、參數優化、跨區作業指導等多元化服務。例如,在玉米種植中,模型通過融合土壤特性、歷史產量、氣象數據等信息,可精準確定最佳播種時間與田管策略,大幅降低經驗種植的盲目性。
在作物生長階段,模型通過解析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檢及物聯網設備傳回的實時數據,動態評估作物長勢、病蟲害風險及水肥需求,并向智能農機系統發送變量施肥、精準施藥等指令。這種資源優化配置方式,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收獲環節,模型依據作物成熟度、天氣條件等數據預測最佳收割時間,并協調無人駕駛收割機與運糧車協同作業,實現“無人化”高效收獲,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實踐數據顯示,該模型賦能的精準作業系統可使作物增產10%,種子用量減少5%,化肥與農藥使用量各降低10%,農業用水節約50%,真正實現了“省力、省心、增產”的現代農業目標。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AI大模型的發布,為我國農業智能化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未來,隨著“智能農機+智慧農業”融合創新的持續深化,科技將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