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智能手機用戶而言,電池續航能力始終是選購時的重要考量指標。今年蘋果推出的iPhone 17 Pro Max在這一領域實現了顯著突破,通過硬件升級與系統優化,帶來了近年來最突出的續航提升。測試數據顯示,這款機型在高強度使用場景下可連續運行13小時,較前代機型增加45分鐘,進一步鞏固了蘋果在高端市場的續航優勢。
YouTube科技博主Mrwhosetheboss的對比測試顯示,iPhone 17 Pro Max的續航表現超越了同期三星Galaxy S25 Ultra。測試模擬了真實使用場景,包括社交媒體瀏覽、辦公應用切換、視頻錄制和流媒體播放等任務,這類復雜負載遠超實驗室單一視頻循環測試的強度。結果顯示,iPhone 17 Pro Max以13小時的成績領先,而三星旗艦機型僅能堅持11小時5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測試機型為英國版iPhone 17 Pro Max,該版本保留了實體SIM卡槽,與北美僅支持eSIM的版本存在硬件差異。
蘋果工程師透露,僅支持eSIM的北美機型搭載了容量更大的電池,理論上續航表現會更優。這一設計差異源于內部空間布局的調整,eSIM模塊省去了實體卡槽占用的空間,為電池擴容創造了條件。不過從實際測試來看,英國版機型已展現出足夠競爭力,其13小時的續航時間足以滿足多數用戶從早到晚的使用需求。
與Pro Max機型相比,蘋果其他系列產品的續航表現存在明顯差距。主打輕薄設計的iPhone Air僅能維持7小時18分鐘的使用時間,凸顯出超薄機身對電池容量的限制。標準版iPhone 17續航提升至10小時28分鐘,iPhone 17 Pro則通過芯片能效優化和散熱改進,將時間延長至10小時48分鐘。這些數據表明,蘋果在不同產品線采取了差異化的續航策略,Pro系列憑借硬件堆疊保持領先地位。
對比前代機型,iPhone 16 Pro Max的續航時間為12小時15分鐘,而iPhone 17 Pro Max在此基礎上增加了45分鐘。雖然時間增幅看似不大,但在實際使用中,這多出的續航足以讓用戶避免因電量不足而中斷重要事務。例如,通勤族無需擔心下班途中手機關機,商務人士也能更從容地應對全天會議。
蘋果官方標注的“35小時流媒體播放續航”在實際測試中并未體現,這源于實驗室測試與真實場景的差異。流媒體播放屬于低負載任務,而日常使用往往涉及多任務并行、屏幕亮度變化等復雜情況。iPhone 17 Pro Max能在高強度混合使用中堅持13小時,恰恰證明了其續航能力的實用性。這種真實場景下的表現,比實驗室數據更能反映用戶的實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