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近期動作頻頻,其旗下的獨立珠寶品牌POPOP已在上海與北京的高端購物中心開設了門店,與卡地亞、梵克雅寶等國際珠寶大牌為鄰。這一舉動標志著泡泡瑪特正式進軍珠寶領域,盡管其選擇的材料以S925銀、貝珠、鋯石等相對廉價的材質為主,定位輕奢,價格區間在319元至2699元之間,僅有一款售價為1.98萬元的純金項鏈未采用IP元素。
在開設線下門店之前,POPOP已通過限時快閃店的形式在多個城市進行了市場試水。恰逢Labubu在網絡上的熱度達到頂峰,POPOP的開業時機頗為巧妙。上海和北京門店推出的“北京限定”和“上海限定”飾品,迅速在閑魚和小紅書等平臺上引發了代購熱潮。
POPOP上海門店的一名代購張月表示,開業初期,找她代購的大多是售價699元的Labubu水晶項鏈。客戶中既有意圖轉售的“倒爺”,也有忠實的粉絲。張月每日能接到十余個訂單,每個訂單中包含的首飾不少于25件。盡管她建議客戶為了性價比可以自行DIY,但大多數客戶仍選擇直接購買完整套裝。
然而,隨著初期熱潮的消退,找張月代購的訂單數量已大幅減少。用戶購買決策變得更加理性,POPOP的定價策略顯然針對的是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用戶群體。
曉雨是POPOP的忠實消費者之一,她購買了數萬元的POPOP首飾。曉雨認為,相比于只能擺在家中的盲盒擺件,首飾增加了佩戴屬性,能夠與不同服飾搭配,且價格與潘多拉、APM等銀飾品牌相當。
不過,并非所有泡泡瑪特的用戶都對POPOP首飾表現出濃厚興趣。一位資深泡泡瑪特用戶表示,盡管他在開業時購買了上萬元的首飾,但不太可能復購。一方面,POPOP門店內的傳統珠寶銷售模式讓他感到不適;另一方面,相比盲盒玩偶,銀飾吊墜上的IP形象面部表情較小,視覺沖擊力減弱。
POPOP的定價策略意味著,其目標消費者并非泡泡瑪特的全部受眾,而是消費能力更強的用戶,這與泡泡瑪特售價動輒數千元的MEGA系列收藏級潮玩的用戶群體更為匹配。然而,POPOP是否具備相似的收藏價值,仍是一個未知數。
泡泡瑪特從盲盒跨界到珠寶領域,顯然是為了提升客單價和利潤空間,進一步增加品牌溢價。此前,泡泡瑪特曾與周生生推出聯名金飾,引發搶購熱潮,顯示了潮玩與珠寶跨界結合的巨大潛力。
POPOP的推出被視為泡泡瑪特摸著潘多拉過河的一次嘗試。潘多拉曾因DIY屬性和高毛利率而爆火,但近年來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盡管如此,其75%的毛利率仍預示著珠寶市場的巨大“錢景”。POPOP的銀飾吊墜成本占比不到售價的10%,溢價空間主要體現在設計、包裝和宣傳上。
泡泡瑪特近年來頻繁跨界,不僅涉足珠寶領域,還在動畫、城市樂園、手游等項目上做出嘗試。其衍生品業務也大幅增長,包括積木、杯子、手機殼、背包、香薰等。這些舉措表明,泡泡瑪特正在積極尋找IP變現的新場景,以應對市場競爭和增長壓力。
最近,泡泡瑪特又將觸角伸向了家電領域,正在招聘小家電采購主管等崗位,標志著其在探索IP變現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