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持續關注下,蘋果首款折疊屏iPhone的推出似乎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據可靠消息透露,這款備受矚目的產品正穩步邁向現實。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近日分享了關鍵信息,指出蘋果的長期合作伙伴鴻海精密(富士康)預計將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期間,正式啟動折疊屏iPhone的生產線。這意味著,消費者有望在2026年秋季,與新一代的iPhone 18系列一同見證這款創新產品的正式亮相。
盡管生產時間表逐漸清晰,郭明錤也坦言,目前仍有部分零部件規格尚未最終敲定,特別是市場尤為關注的軸承部分。不過,令人振奮的是,折疊屏的規格已經確定,且將由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負責生產。據透露,這款折疊屏iPhone在折疊狀態下屏幕尺寸約為5.5英寸,展開后則可達7.8英寸,設計靈感似乎源自三星Galaxy Fold系列,采用對折方式而非Galaxy Flip的翻蓋設計。
在細節方面,這款折疊屏iPhone展現了蘋果對極致體驗的不懈追求。當設備完全展開時,厚度僅為4.5毫米,折疊后也僅增厚至9至9.5毫米,確保了全屏模式下的輕薄手感。蘋果在鉸鏈設計上投入巨大,力求實現幾乎無痕的折疊效果。屏下攝像頭的引入也將為用戶帶來更加沉浸的視覺體驗。然而,由于空間限制,指紋識別(Touch ID)可能成為主要的生物識別方式,而非面部識別(Face ID)。
價格方面,這款折疊屏iPhone自然不菲。郭明錤預測,其售價將在2000至2500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約為14375至17969元。考慮到蘋果產品一貫的高端定位以及折疊屏技術的成本,這一價格區間并不令人意外。同時,郭明錤還預計,三星顯示器公司將在2026年為蘋果生產約700萬至800萬塊折疊屏面板,而蘋果的總訂購量則高達1500萬至2000萬部。這一龐大的訂單量或許意味著,蘋果期望這款折疊屏iPhone能夠支撐其兩到三年的市場需求,盡管高昂的價格可能會對銷量構成一定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計劃看似周密,但郭明錤也提醒道,在項目正式進入生產階段之前,一切仍有變化的可能。此前已有報道指出,蘋果計劃在2026年秋季推出可折疊手機,而此次的消息無疑為這一計劃增添了更多實質性內容。
郭明錤還透露了一個更為長遠的規劃:蘋果的折疊屏產線將持續迭代,第二款折疊屏iPhone預計將在2027年下半年實現量產。這一消息無疑為科技愛好者們提供了更多的期待和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