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可持續旅游正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心,成為旅游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據最新市場分析預測,從2024年至2031年,全球可持續旅游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高達15%,預示著這一領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這一趨勢在2025 ITB上海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上得到了充分展現。期間,鯨鴻動能組織了一場以“全球視野下的可持續旅游實踐與創新”為主題的圓桌對話,吸引了來自文旅產業鏈上下游的眾多代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林宸擔任了此次活動的主持人,與安達盧西亞旅游局合作負責人Antonio Martin Machuca、中國銀聯高級總監眭雅娟、全球奢華精品酒店中國區開發總監包譯茹、阿里云智能集團瓴羊副總裁林鳴暉等人共同探討了可持續旅游的未來之路。
在對話中,Antonio Martin Machuca分享了安達盧西亞地區在推動可持續旅游方面的經驗。他指出,通過引導游客探索非大城市的自然和文化景點,該地區不僅展示了其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還成功推動了“零碳旅游”的發展。安達盧西亞旅游局與鯨鴻動能合作的《小心情陷安達盧西亞》項目,更是將生態保護地轉化為具有感知力的營銷IP,為目的地帶來了全新的文化體驗符號。
包譯茹則從奢華旅游的角度闡述了可持續旅游的可能性。她認為,奢華體驗與環境保護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輔相成。通過引入本地供應鏈、開展公益項目等方式,全球奢華精品酒店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奢華的住宿體驗,還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眭雅娟則從金融的視角出發,強調了綠色支付在可持續旅游中的重要性。她表示,中國銀聯正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綠色支付在旅游業中的應用。這些舉措不僅優化了游客的支付體驗,還降低了旅游業的碳排放,為可持續旅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林鳴暉則從技術層面探討了AI在可持續旅游中的應用前景。他認為,通過AI技術,可以創造多場景的復游理由,讓旅游不再是一次性的體驗。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認同,也展示了技術在推動可持續旅游發展中的巨大潛力。
作為活動的聯合主辦方,鯨鴻動能在推動可持續旅游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依托鴻蒙生態龐大的設備數和用戶基礎,鯨鴻動能以AI能力為創新基座,通過數據科學與場景化的營銷方案,將可持續旅游理念融入用戶出行的全鏈路。同時,其智能營銷工具還幫助上下游企業深度挖掘可持續旅游產品的亮點,通過個性化內容推薦,匹配用戶需求,提升了旅游品牌的曝光度和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