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期在智能手機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宣布其自研的蜂窩網絡調制解調器C1已正式商用,該調制解調器首次搭載于今年2月19日發布的iPhone 16e上。據蘋果宣稱,C1調制解調器是目前iPhone系列中能效最高的產品,提供快速且穩定的5G網絡連接,標志著蘋果在減少對外部供應商依賴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盡管蘋果已經開始使用自研的調制解調器,但短期內仍無法完全擺脫對高通的依賴。據了解,蘋果目前仍在大量采購高通的蜂窩網絡調制解調器,而去年這一部件則完全由高通提供。除了硬件采購費用,蘋果還需向高通支付高額的專利授權費,據分析師估計,這一費用在去年可能超過了25億美元。蘋果每年采購高通調制解調器的費用大約在57億至59億美元之間。
隨著C1調制解調器的成功商用,蘋果在自研領域的步伐并未停歇。據業內消息透露,蘋果正在積極研發下一代調制解調器C2,預計將在功能上進行升級,例如支持C1所不具備的毫米波技術。這一升級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8 Pro系列中得到應用。
蘋果自研調制解調器的持續推進,意味著高通來自蘋果的訂單量未來將逐漸減少,進而影響到高通的營收。面對這一趨勢,高通CEO克里斯蒂亞諾?安蒙近日表示,公司已經做好了準備,將目光投向iPhone以外的市場,以應對未來可能減少的蘋果業務。
盡管高通來自蘋果的調制解調器收入預計會下滑,但憑借其龐大的蜂窩網絡通信專利組合,高通在專利授權方面仍然擁有重要的話語權。因此,蘋果在未來可能仍需要向高通支付一定的專利費用,無法完全回避這一領域的專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