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拼多多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及隨后的業績電話會上,公司CEO陳磊就國內電商領域的激烈競爭和利潤下滑問題給出了直截了當的回應。他指出,電商平臺的核心在于商家的穩定發展,只有商家健康成長,消費者才能獲得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面對外部環境和政策的變化,陳磊強調平臺應當積極支持商家,共同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為此,拼多多推出了千億扶持計劃,旨在構建一個長期的、健康的商家生態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計劃在市場上一時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拼多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45%的背景下。
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拼多多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為169.16億元。凈利潤的下滑主要歸因于營銷開支的大幅增加,其中包括對商品價格補貼的加大和對商家的扶持力度提升。這一策略與傳統電商平臺通過補貼撬動商家預算的做法有所不同,更多地體現了拼多多對商家生態的長期投資。
陳磊在業績會上進一步解釋了這一戰略考量。他指出,平臺與商家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商家的經營挑戰直接影響到平臺的健康發展。因此,與其等到商家陷入困境再采取行動,不如提前扶持,幫助商家轉型,從而提升平臺的競爭力。
從供需關系的角度來看,拼多多通過犧牲短期利潤的方式,幫助供給側進行升級,以換取平臺的長期價值。在消費市場周期性波動的背景下,拼多多等電商新勢力正在打破傳統消費擴容的結構性問題,通過內容、社交和價格等維度推動供需平權。
以拼多多為例,平臺通過“拼購”模式降低經營成本,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在供給側方面,拼多多聚焦于“品”,為中小商家提供了一個相對平等的競爭舞臺。特別是2019年推出的“百億補貼”活動,幾乎成為了中小商家的“名利場”,有效推動了消費擴容。
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內容已經成為電商平臺新的供給維度。拼多多在2023年初便突破了多多視頻DAU1.5億,并通過“多多種草計劃”征集站內種草內容。這些內容不僅有助于用戶篩選商品,還成為商品詳情頁的動態補充,進一步豐富了供給形式。
與此同時,微信電商和抖音電商也在通過不同的方式充盈供給。微信電商通過打通全域鏈路,構建“社交+內容+交易”的鏈路,為用戶提供更廣闊的消費場域。而抖音電商則通過升級流量機制,強調優質內容供給,讓商家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取流量,降低了對投流的依賴。
拼多多、微信和抖音等電商新勢力在推動供需平權的過程中,各自展現了不同的平臺特性。拼多多通過千億扶持計劃優化供給側,微信電商側重培育交易場,抖音電商則注重內容場的建設。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交易效率,還為優質供給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電商江湖早已被視為存量博弈的今天,老玩家和新勢力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老玩家如淘寶和京東在保障自身擅長賽道能力的同時,向線下拓展,追求時效和效率。而新勢力則依舊聚焦線上,通過不同平臺機制的“精煉”,挖掘出可觀的增長空間。
盡管電商市場看似飽和,但總有用戶為了尋找真正匹配需求的商品而愿意等待。這些未涉足線下拉鋸的電商新勢力告訴我們,線上零售的故事還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