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語言學習平臺Duolingo的CEO路易斯·馮·安在公眾輿論的壓力下,對其公司早先宣布的全面轉向AI并計劃取代人類員工的策略做出了重大調整。馮·安最初在4月底宣布,Duolingo將轉型為“AI優先”企業,旨在通過集成更多AI技術來優化平臺,并暗示將逐漸淘汰合同工。
他當時的言論指出,AI將承擔那些它能勝任的合同工工作,并強調新員工的錄用將僅限于那些無法被AI進一步自動化的崗位。馮·安還在一次播客訪談中展望了AI對教育體系的影響,預測教師角色將轉變為AI輔助下的監督者,盡管他同時承認學校作為托兒服務的需求將繼續存在。
然而,這一激進轉型計劃迅速引發了Duolingo用戶和更廣泛公眾的強烈反響。特別是在2024年1月,Duolingo已因引入AI而解雇了約10%的合同工,這進一步加劇了外界的批評聲浪。用戶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尤為激烈,一條在Instagram帖子中獲得高贊的評論直言不諱地表示:“也許我們老派了,但我們更喜歡由人類教授的課程。”
面對日益高漲的負面輿論,馮·安最終選擇了妥協。在LinkedIn上發表的一篇長文中,他為自己的愿景提供了更多背景信息,并明確澄清:“我并不認為AI會取代員工的工作(實際上,我們仍在以原有速度繼續招聘)。我認為AI是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以相同或更高的質量加速工作進程。”
Duolingo的經歷并非孤例。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興起,不少企業紛紛嘗試用AI替代員工以提高效率。然而,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反思這一策略。例如,“先買后付”應用Klarna在大力推行AI并解雇上千名員工后,其CEO塞巴斯蒂安·謝米亞特科夫斯基不得不承認,AI客服機器人的服務質量遠不及人類員工,因此公司開始重新招聘人類客服。
用戶的反饋同樣不容忽視,許多用戶表示,如果必須與機器而非真人溝通,他們寧愿放棄使用相關服務。這一趨勢表明,盡管AI技術在某些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但在涉及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的關鍵領域,人類員工仍然不可替代。
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在回撤AI戰略。電商平臺Shopify的CEO就在上月明確表示,只有在證明AI無法勝任某項工作后,公司才會考慮雇傭新員工。這一立場反映了企業在擁抱AI技術時的不同態度和策略。